语言历史论丛征稿启事第二版

征稿启事刊物简介一、《语言历史论丛》(PapersonLanguagesandHistory)是四川师范大学汉语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学术论文集,每年定期出版二辑。二、本《论丛》刊登语言学(特别是中国西南地区语言研究)及其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三、本《论丛》刊登中文稿、英文稿及其他语言汉译稿。作者投稿,请写明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征稿要求

一、中文稿应按中国国家标准使用简化字、标点符号和数字。古文字,请作者自制图片文件插入正文中。图片要求高精度黑白格式,勿使用灰度或彩色图片。推荐使用潘悟云Unicode国际音标IpaPanNew(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勿使用不符合规范的自制音标。

二、稿件请按下列次序排列:1.文章题目;2.作者,作者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政编码;3.内容摘要,关键词;4.正文;5.参考文献;6.英文题目;7.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工作单位英文全称,所在省、市的汉语拼音,邮政编码;8.英文摘要(Abstract);9.英文关键词(Keywords),英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三、内容摘要篇幅为-字,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可单独成文反映论文内容,应明确指出文章的创新点,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词。关键词数目3-8个。中英文的摘要和关键词应互相对应。四、引文和参考文献。稿件中引文务必准确,注明出处。不得引用未正式发表的文献。参考文献在文末,根据作者姓名的音序顺序排列参考文献(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献,按文献音序顺序排列),并根据排定的参考文献顺序标写正文中相应的引文标注码。同一文献,同一序号,附注页码。格式为上标的“[序号]页次”(如[1]、[2][6]、[5-7]、[8]98、[9]66-68、[4]26,[6]3-8……)。

文末参考文献例:

[1]刘燕.自贡等八市县方言音系调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4).[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周及徐.成都方言本字26例(续一)[C]//语言历史论丛﹒第十三辑.成都:巴蜀书社,(02).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并列几个引用时,标在本句中书、文、作者名后;只引用一处时,标在本句尾标点后。

例:

“反映了敦煌变文被发现近一个世纪以来海内外研究的成果和水平,也反映了校注者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的最新见解。”[2]该书包罗宏富,校注精审,创新之处颇多,霑溉学林无穷。《校注》中亦有少数疏漏或悬而未决之处,程惠新[2],刘传鸿[3],赵家栋[4][5],汪维辉[6]等先生已有补正。

五、注释采用页末脚注,用数字加圆圈标引(①②③……)。

六、稿件首页下方请按以下顺序注明作者简介:姓名,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基金项目置于作者简介上方。七、作者请注意下列有关知识产权的事项:勿一稿多投。采用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须明确标示。使用他人制作的图、表或引用大段文字,须取得版权所有者授权。八、来稿请寄本编辑部。一律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电子文稿请发Word和PDF格式各一。

相关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cksl/1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