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的引用,是一次严谨的科研探索过程。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科学、合理和充分,是判断一篇学术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今天,小博就为大家详细解读如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具有以下5大作用:反映研究者的研究基础、尊重前人和他人的知识成果、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推动资源共享、节约论文篇幅。
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数量、来源、类别、年份、在文中出现的位置以及文后文献信息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论文水平以及作者的严谨程度。从论文评价的形式标准上来讲,参考文献在体现研究成果层次上具有明显的评价意义。
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有几个原则需要注意:
1、文献引用要实事求是
当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构等资料时,必须如实标注其出处,否则会有缺乏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或学术修养的嫌疑。如实记录文献的引用情况,不仅是对他人劳动成果和着作权的尊重,也是对个人诚信的拷问。再则,如果漏引的正好是审稿人的文献,那论文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2、规范文献的引用格式
如果一篇论文的文献引用格式标注的不规范(有错漏,或者格式不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就如同论文写作主体部分表达不一致时,会让人不自觉对其论证过程、结果和结论生疑一样。
3、恰如其分的文献引用量
文献引用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代表作者资料的占有程度、选题是否为前沿热点和选题的重要程度,特别是对相关方面的代表性文献的遗漏会直接影响着立论的充分性和必要性。一般来讲中文论文的参考文献都偏少。但是,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来简单划分论文的质量,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论文之间的文献引用量相差很大。
4、研究热点的文献失效较快
引用过于陈旧的参考文献,虽然不能说研究没有创新,但至少说明该选题并非当前研究的热点。没有人研究和解决的选题,也让人对其选题的重要性产生怀疑。文献被引用半衰期的长短也是评价期刊和论文的理论性强弱的指标。
尽管一些经典性文献长期以来被人引用,但从现有研究的文献引用情况来看,近五年的研究成果还是占有较大的比例。如果某选题近5年很少有相关文献发表,那只能说明该选题不被广泛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白癜风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