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点实际的~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大学里,不管是哪个领域,哪个专业,无论如何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就是写论文。
而且单单写完是远远不够的,教授们总是层出不穷地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比如论文风格、词汇选择、参考文献、各个步骤以及每个板块的构成等等。
尽管头大,但还是要努力完成,因为这些与最终的成绩直接相关,很有可能发现自己写了一篇很长很长,看上去也很专业的研究论文,但是分数却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低到原地爆炸。
所以,想把一些小建议分享给正在苦恼或者未来即将要经历这种苦恼的同学们。这篇文章不是教大家怎么去写论文,而是以不同视角告诉你,你的教授到底想要什么!
教授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论文?
以下5种类型比较常见,可作为参考之。
收到!
一、五大分类
1、言简意赅的说明文
正如它字面上的意思,文章主要以说明为主,对既定事实进行描述,可往往有同学把握不好“说明”的尺度和边界究竟是什么。
是直接对文献展开综述?通篇都是照搬别人的内容和思想真的好吗?!
还是像维基百科那样去描述事实?这是否叫正大光明的抄袭呢?!
带着以上两点疑问,有些同学便开始了自己的showtime,莫名其妙地开始评头论足,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也正是想要告诉大家的说明文的大忌。
因此,当你想要进一步去描述某个事实的时候,可以去找一些文献、实例、数字来解释主题,但千万要避免所有主观的陈述。
2、具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议论文类型文章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让读者相信作者的观点。
而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需要列举一些既定事实,也可以在文献中找素材进行引用等等。与说明文不同的是,议论文中可以有自己主观的立场与观点,也因此,为了论证自己的主观立场是正确的,就需要找其他人的观点来帮助自己言之有理。
所以,通常情况下,教授最想在这类写作中看到的是我们既能引用文献,也能去加个引号。只要能好好组织整理文献,在适当的段落中添加到合适的位置,拿高分就显得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了。
3、reactionpaper
它被称为“反应论文”,也会被叫做“summaryandresponseessay”。这类文章的特点就是要求你精准地概述原文的内容,而后进行批判性分析。
通常分数低的同学往往是犯了两个错误。其中一个是在摘要部分添加了“其他事实”,或是自己的评论。事实上,任何不属于原文的内容都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还有一个则是summary和reaction两个部分过于混乱,而美国人最喜欢的阅读方式就是,在前文阐述原文,然后在后文评论,互不干涉。
4、研究性论文
通常这类论文是基于自己的研究课题,从介绍和分析的角度去完整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个人建议,如果你不是博士,还是尽可能多地引用文献,不然其他任何自己“臆想”出来的观点都可能会被评价为“毫无根据的想象”。
因此,教授想看到的,不是你研究出了什么新型的课题,也不是你在某个领域迈出了举足轻重开拓性的一脚(再次强调,如果你不是博士的话...),而是你对主要文献和次要文献的思考性整理,让它们能够支撑你的研究和文章架构,这才是一篇优秀的研究论文。
5、对比和比较
这类文章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