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财会瞭望哨第篇推文”
仅用于学术交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发刊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Chen,P.,“BanksAcquisitionofPrivateInformationaboutFinancialMisreporting”,TheAccountingReview,91(3):35-57
本文研究了银行在借款公司发布错误的财务报告过程中是否会对错报做出反应。财务理论认为银行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因此本文预测银行会调整贷款合同条款以应对当前的误报。具体的,本文发现与误报前发生的贷款相比,误报期间发行的贷款利率较高,更有可能通过抵押担保,并有更多的限制性条款约定。进一步分析显示,银行获得有关误报的信息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在误报期间内会做一定的调整,财务重述公布后会进一步调整贷款定价。总的来说,在误报期间,银行进行及时但不充分的调整。本文还对比了股权投资者与银行,证明银行的早期反应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股权投资者不会对正在进行的错误报告做出回应,而是在错报公布时对是否贷款及贷款利率等信息做出反应。
研究动机财务错报会降低公司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增加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因此,发生财务错报和财务重述的公司通常在资本市场上面临不利后果。现有文献也证明了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往往伴随着负面的股票市场回报和增加的股权成本以及债务成本。然而,以前的研究集中在发生财务重述之后的后果,很少注意在错报进行过程中,银行是否会产生反应。
本文之所以考虑银行的反应,首先,财务理论认为,与其他资本提供者相比,银行具有优越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银行贷款与其他类型的融资有所不同,银行在整个贷款过程中积极密切地监督客户,从而具有获得客户信息的优越性,相比于其他资本提供者,拥有信息优势。在贷款协议里,银行不断从借款人那里收集专有信息,包括详细的业务计划,财务前景,公司决策以及定期不定期的业绩披露。这些不仅可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还可以评估借款人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其次,之前文献表明,银行发生财务重述之后,银行会向企业收取较高的利率,并采用更严格的非价格条款。既然银行具备获取一些私有信息的能力,那么在财务错报发生过程中,也就是错报公开披露之前银行是否会做出反应?
理论框架本文研究的是财务错报对银行贷款条款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在发生财务错报期间,银行是否会获取相关信息,对贷款条款做出相应调整。财务理论认为,与其他资本提供者相比,银行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但是,银行不一定能在错报过程中获得有关错报的信息,原因在于首先如果公司是故意误报,会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外界察觉到,其次如果公司是无意中发生误报,本身可能不知道这些错误,因此,与银行沟通过程中可能也无法提供相应信息。因此,银行是否对正在进行的错误报告做出反应仍然是需要解决的实证问题。如果银行能够获得与正在进行的误报有关的信息,那么他们会使用这些信息更新对借款公司的风险评估,并相应调整后续贷款合同。因此,本文提出主假设:相比于误报之前,误报期间发生的贷款利率更高,抵押担保的可能性更大,会采用更加严格的限制性条款。
研究贡献(一)参考文献
1.银行内部信息信息优势的文献
贷款合同为银行监管客户提供了主要机制,并使得银行持续获得借款人信息,在贷款过程中积极密切监督客户。Fama()认为,银行可以获得关于借款人的未公开的信息。实际上,绝大多数银行贷款是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私人财务协议。StandardPoor()提出,除信贷协议之外,根据保密协议,借款人还要向银行披露包括季度或月度财务信息,契约合规信息,修订和豁免请求,财务预测以及收购或处置计划等等。这些信息可以很好反映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可能使银行比其他资本提供者更及时地评估和回应借款人风险的变化。在贷款过程中,会计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贷款合同中的大多数条款都是基于会计数或财务比率。Balletal.()研究会计信息的“债务收益价值”,即使用公开报告的会计数据预测借款人信用质量恶化,并发现了这种会计信息的“债务收益价值”对贷款结构的重大影响。
2.关于财务重述的文献
财务误报是报告质量差的明显指标,因为错报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改变了利益相关者对重述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看法,并且增加了公司的风险。以前文献证明,公司在重述之后确实会承担更高的资本成本和债务成本(例如,HribarandJenkins;ShiandZhang;Grahametal.)。Grahametal.()证明如果会计信息风险较高,贷款成本会较高。
(二)研究贡献
第一,本文丰富了关于财务错报经济后果的文献,之前的文献大都是研究财务重述公告之后的投资者的反应,本文却证明了银行可以在错报期间识别风险,在错报被披露之前采取措施,完善了Graham的研究。Graham的研究结果是银行会在借款人发生财务重述公告之后采取更高的贷款利率以及更严格的非价格条款,本文将时间线扩展,研究银行从错报开始发生到错报被披露之后的总体反应。第二,这项研究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银行比其他资本提供者具有信息优势。
研究设计(一)样本
财务重述的数据来自AuditAnalytics数据库,先选取到年所有的有财务错报的公司,去除金融公司,和其他数据库匹配,删除贷款数据缺失的样本,剩下2个公司,个贷款数据。要求在错报过程和错报之前必须都有贷款,最后是个公司,个贷款数据。
(二)变量
1.被解释变量
LOGAIS:贷款利率的自然对数
COLLATERAL:是否有抵押担保
COVINTENSITY:限制性条款数目
2.解释变量
MISPER:贷款发生在错报期间内取1,发生在错报之前取0
(三)模型
实证分析(一)主回归
被解释变量分别为贷款利差,是否有抵押担保,限制性条款数量时,解释变量MISPER的系数都是显著为正,说明相比于发生错报前,在错报过程中银行确实会做出反应,增加贷款利差并采取更加严格的非价格条款。
虽然主回归结果表明银行在误报期间会增加贷款利差并采取更加严格的非价格条款,但是银行是否知道存在误报还是只是获取了一些间接信息,识别到了一些风险,还不能确定。作者采用了一个完美的前瞻性实验(ThePerfectForesightTest),把所有公司特征指标用财务重述后的值代替,认为如果银行意识到了错报的存在,那么代替后MISPER的系数应该会降低,因为之前银行觉得公司这些会计数字是存疑的才会对贷款政策作出调整,而当会计数字都替换成真实的之后,银行的疑虑会降低,体现在MISPER的系数会减小。即如果替换之后MISPER的系数并没有显著降低,就说明银行疑虑的并不是会计数字的真假,而是其他间接的与财务报告质量无关的信息与风险。结果显示,被解释变量为贷款利率时,MISPER的系数为0.,略低于主回归中MISPER的系数0.,差异在10%水平显著(v2=3.42,p值=0.06)。这表明,在误报过程里进行价格调整时,银行最多能部分意识到借款人的基本会计信息的问题。对于另外两个非价格项,MISPER的估计系数与主回归报告的差异没有显著差异。总体来说,完美前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银行主要是对误报期间与财务错报相关的风险而不是误报本身产生反应。
(二)进一步分析
首先,作者进一步检验错报发生之后银行的反应,因为既然银行在错报期间并没有完全意识到错报的发生,那么在错报真正被披露之后,银行应该会进一步做出调整,作者这里加入了一个变量POSTRES(如果在重述之后发行了贷款,变量等于1,否则为0)。回归结果显示,被解释变量为贷款利率时,POSTRES和MISPER的系数都显著,且POSTRES的系数显著大于MISPER的系数,说明错报公布后银行进一步上调了利差;然而被解释变量为另外两个非价格项时系数没有显著差异,说明银行并未进一步收紧非价格条款政策。通过将银行的反应分为两个阶段,进一步证实了银行在错报期间进行的是及时但不完整的调整,在错报被公开披露后会进一步调整。
接下来,作者为了检验银行对于不同程度错报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对错报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分为欺诈性质与非欺诈性质,以及收入相关与非收入相关,回归结果显示欺诈性质的财务错报会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贷款利率的上升,但收入相关与否不会带来影响。
最后,作者验证了错报期间会不会对股权投资者产生影响,被解释变量是CRET,衡量投资者对错报的反应。结果显示回归系数不显著,说明投资者在错报期间未作出反应。同时将贷款与否及贷款利差分别作为解释变量与CRET回归,检验了贷款条款对股权投资者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协议向股市传达了积极的消息,并且股市对银行贷款的高利差会产生负面反应。总而言之,虽然投资者无法直接获取私有信息从而对金融错报直接做出反应,但是他们会在之后使用贷款中包含的信息来影响决策。也证明了银行与股权投资者相比,以更及时的方式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做出反应。
(三)稳健性检验
首先,作者做了SeeminglyUnrelatedRegression(SUR)回归,来解决贷款过程中价格和非价格条款联合决定因素的问题。回归结果是与主回归一致。
接着,作者做了DID分析,将每个误报公司都与样本期间没有错报的公司相匹配。结果显示,与非误报公司相比,误报公司面临更高的贷款利差,更高的抵押品需求可能性,以及在误报期间发行的贷款的更严格的限制性条款。
其次,作者为了确保回归结果不仅仅是内部控制的薄弱的影响造成的,在主回归控制了衡量内部控制强弱的因素ICW,发现结果没有发生变化。
最后,由于CEO对误报和贷款合同条款都会产生影响,为了确认CEO的更换是否影响了误报和贷款条件之间的关系,作者控制了CEO的更换,并在回归中包括了MISPER和CEO更换的交乘项,发现交乘项系数不显著,表明财务错告对贷款合同条款的影响不受高层管理变更的影响。
Thisstudyinvestigateswhetherbanksrespondtofinancialmisreportingastheborrowingfirmsreleasemisstatedfinancialreports,i.e.,inthemisreportingperiod.Drawinguponfinancetheorythatrecognizesbanks’superiorinformationaccessandprocessingabilities,thisstudypredictsandfindsthatbanksadjustloancontracttermsinresponsetotheongoingmisreporting.Comparedwithloansissuedinthepriorperiod,loansissuedinthemisreportingperiodhavehigherinterestspread,aremorelikelytobesecuredbycollateral,andhavemorerestrictivecovenants.Furtheranalysesshowthatbanksacquireindirect,ratherthandirect,informationaboutthemisreportingandthattheydonotfullyadjustloanpricinguntilaftertherestatementannouncement.Together,thesefindingssuggestthatbanksmaketimely,butinsufficient,adjustmentsduringthemisreportingperiod.Nevertheless,banks’earlyreactionsappeartobeunique,asequityinvestorsdonotrespondtotheongoingmisreporting,butreacttotheloaninformationwhenitbe白癜风的药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