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华科大版论文选题指南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是按一定价值标准或条件对可供选择的课题进行评价和比较并对研究方向、目标、领域和范围作出抉择的过程,是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是决定论文内容和价值的关键环节。

做好论文选题工作,则论题确定、论证角度选择、材料取舍、篇章结构安排等问题可能迎刃而解。

万事开头难,选题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头号难事。今天小研带你来学习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

1选题原则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考虑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应扬长避短,在主客观最佳焦点上,选择难易适中、符合自己实际能力的论题。

①根据研究目的选题

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目的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三类。

描述性研究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科学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通过对其科学发展现状的准确、全面描述,解答“是什么”的问题。

解释性研究则试图对科学发展现象作出普遍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

探索性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研究,又可以为进一步周密深入研究做准备。

换言之,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则是解答问题;描述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事先没有明确的理论假设,一般都从观察入手了解和说明研究问题,而解释性研究则要求事先提出一些明确的研究假设,主要运用假设检验逻辑构成相关模型或因果模型。

②根据研究类型选题

从研究生学位论文类型和领域角度,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开发理论研究三类。这三类课题本身价值有所不同。基础理论研究重在学术理论价值;应用理论研究重在社会实践价值;开发理论研究重在经济价值。

基础理论研究旨在建立和发展理论体系,以系统阐述并检验各种假说、原理、法则为最终目标。基础理论研究往往先有某种设想或假说,然后找出其本质规律予以确立和验证。其成果一般表现为发现新领域、新规律,提出新学说、新理论和新观点。

应用理论研究是运用理论知识,探寻有实用价值的新知识、新途径和新措施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即如何把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方法和手段,使科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衔接,是联结理论和教育、教学实际的中间环节和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应用认知学派的基础理论研究提出教育目标分类方法,建立了应用模型。凡是与现实需要联系紧密的专题研究,如中小学管理体制研究、课程与教法研究、教学技术、手段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教育研究、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等,都属于应用研究。

开发理论研究以明确、具体的技术形式使研究成果得以推广,直接应用于实践。例如有关提高教学质量成果的推广研究就属于开发研究范畴。与应用研究相比,开发研究探求理论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形式和途径,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在实践中的可行性、适用性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说,开发研究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展开知识,是将研究成果与经验加以推广和普及。科研成果价值只有通过开发研究,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各有不同特点和作用,但又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依据和指导;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又是对基础研究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基础研究是否科学,是否具有真理性,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验证;通过应用、开发研究可以对基础理论加以鉴别、选择。基础理论也正是通过应用、开发研究而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的。

③根据实力选题

研究生在选题前,应确定主攻方向,明确专业目标,了解自己的研究实力,用古希腊的话说:“认识你自己”;用中国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研究实力分绝对实力和相对实力两种。绝对实力由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研究经验等构成。相对实力则是研究生与同一领域的其他研究生实力比较而得出的判断和结论。如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如果具备理论修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具有应用性研究优势;而相对于基础理论研究,其研究实力较弱。研究生的研究实力可概述如下:

(1)知识结构。以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为例。美国教育学家舒尔曼(LeeShulman)认为,研究生应具有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知识、教育政治和社会背景知识等知识。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不仅在知识量上多于新手,而且在质上也有明显差异,能及时提取知识,从而使学位论文一气呵成。中国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研究生需要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研究生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达到某种水平即可。实践性知识是研究生在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情景知识及其相关知识,即有教师背景的研究生,会受到个人教学经历的影响。条件性知识是研究生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具有与本体性知识同等重要的意义。此外,研究生还必须具有语文、外语、数学知识,扎实的哲学功底、科学研究方法论和科学史知识。科学发展史表明,具有宽广理论水平和掌握多种专业知识水平的“通才”最容易取得成果。

(2)智能结构。研究生应具备由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注意力所构成的智力结构;应有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动手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及写作能力等构成的复合型研究能力结构。智能结构和知识结构分层次、按比例协调发展,形成完整的、动态的、开放的、可自动调节转换的系统,从而为完成学位论文及其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3)科学研究经验。研究生的学术经历及经验积累,体现在研究的前瞻性和超前性上,从中可看出研究生是否有较高的研究素养。研究生学位论文是按照不同专业进行专题研究,发掘别人未曾发现的材料,得出别人尚未得出的结论,仅靠写作水平远远不够。对于研究生来说,学位论文是整个学习阶段的最后一环,通过实践掌握科研方法,既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检验,又能为将来从事科研作准备。

④根据“小题大做”原则选题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有大小、广狭之分。大的题目可以大到需要众多研究生通力合作,如《方言志研究》等。小的题目可以小到只研究一首诗、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只要研究深入,能提出新见解、提供新材料、采用新方法,小题目也可能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如罗振玉对甲骨文“为”的考释,彻底推翻“为”的本义是“母猴”的千年陈说,阐明“为”的字形是“手牵象形”,含义是“役象以助劳”;郭沫若对甲骨文、金文“臣”的考释,阐明“臣”“象一竖目之形,人首俯则目竖”,揭示“臣”的本义是“奴仆”的缘由等。这些都是学界佳话。小题目积累多了,往往就成为大题目。

学术论文写作,宜小题大做,忌讳大题小作。著名学者胡适主张从小题目做起。他说:“题目越小越好,在小题大做上可以得到训练。千万不可作大题目。”王力先生也是这个主张,他在《谈谈写论文》一文里,首先认为:“论文选题范围不宜太大。范围大了,一定讲得不深入,不透彻。”接着他又强调说:“应该写小题目,不要搞大题目。小题目反而能写出大文章,大题目倒容易写得肤浅,没有价值。”

研究生易犯“大题小作”毛病,究其原因,是“大题小做”容易凑数,而“小题大作”难做。比如,一个《论×××的小说特色》题目,比《论×××的小说语言特色》题大。《论×××的小说特色》这样一个大范围的题目,可从题材特色、形象塑造特色、结构特色和语言特色等四个方面分别做余字的分论,合起来就是上万字的总论。而后一个题目,是在前一个题目1/4范围内深入研究,需花较大力气才能写成万字论文。初入科研之道的研究生应培养刻苦钻研的学术作风,从“小题大做”培养起,脚踏实地、勤学苦练,点点滴滴水成洲,砖砖瓦瓦盖成楼。

⑤根据时效性和应用空间选题

科学研究并非一次性研究行为,研究生应根据选题时效性和应用空间大小等标准选择具有扩展性的课题。候选题目可以分为下列四种状态。

(1)无效状态。是指那些已经被研究透了、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不可能有所创造和发现的课题,如同一座废弃的金矿遗址,不再有研究价值。

(2)潮尾状态。指那些即将落伍、被人遗忘的课题,也许还有少量内容尚未被发现,但对刚入门的研究生来说,研究它会困难重重,往往徒劳无益、无功而返。

(3)热门状态。指目前最受   

当然,扬长避短不等于片面发展,研究生在发挥特长的同时,还应注意博采众长补己之短。如果长期困守一隅、故步自封,将使研究的路子越走越窄,优势也可能变为劣势。

⑧根据兴趣选题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喜好的情绪和心理指向。这里的兴趣,是指对某一论题有一定认识,并对之产生研究欲望。科研是艰苦的劳动,十分枯燥和单调。因此,只有对自己的选题具有浓厚兴趣,并且随着科研进程而不断加深,才可能不畏艰难,探寻到底。陈景润为了探索“歌德巴赫猜想”,终年躲在6平方米的小屋演算,光草稿纸就用了几麻袋。如果他对自己的选题没有兴趣,对真理缺乏执著的追求,难以有持久动力。

巴甫洛夫说:“科学需要人的高度紧张性和巨大热情。”科学研究是一项高度智力活动,每个人都有智力发挥的弹性限度,一个人如果对某项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可发挥其80%~90%的能力。兴趣引起热情,热情导致成果。研究兴趣可产生于选题前、选题中或选题后。如果选题前就已经对某个论题产生兴趣,证明该研究生对论题有一定认识,并已对之产生研究欲望,可能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下去。如果选题过程中,经过涉猎有关学科的研究信息,开始对某个方向产生兴趣,也可以作为选题因素。如果对选题兴趣索然,可以在深入研究之后逐步产生兴趣;假如越研究越索然无味,就应当机立断更换论题。

⑨根据科研条件选题

选题来源广泛,有长期短期之分、全面与局部之别,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分析,又有理论争鸣。研究生选题的主观条件包括个人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写作水平;选题客观条件包括文献、资料、设备、仪器、时间、经费、导师、环境等,其中资料是最重要的条件。科学研究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能凭想像虚构结论,一切结论只能建立在坚实的资料基础之上。没有足够资料,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资料包括图书报刊、文物图片、音像资料、计算机软盘以及口头传说等。应考虑资料的可靠性、详实性和可操作性。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即使题目再好,也难以付诸实施。列宁为了写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了多年精心准备,参考近本书,摘录的各种文献资料达数十万字。

⑩根据社会需要及其实用性选题

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科学研究不断提出新的挑战。研究生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cksl/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