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学术经历,10年来到华中大生命学院,加入了“生化小老师”团队,大二开始进入能源所,跟着师兄师姐做实验,大二至大三两年,参与了两个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四确定了保研,就开始做毕设,等同于提前开始了我的研究生学习。14年升学不久,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之后是漫长的学习与实验,于今年1月、9月分别发表了另外两篇论文。现在在补最后的实验,在写最后一篇小论文和毕业论文。
今年是我在华中大求学的第七年,也将是最后一年,作为一个生命学院的科研狗,为了兼顾科研学习和学生社团活动,我和很多huster一样,在这所著名的森林大学中,熬过了无数孤单寂寞的夜晚。在通过了第二次国奖答辩之后,我怀着温暖与感恩的心情,整理了我在学习科研中的一些感受,希望能对正在艰苦奋斗的同学们有所帮助,也为自己做一份总结,交一份答卷。一、正确的学习态度严谨做事,谦虚待人是我始终坚持的一种态度。有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自己的老板(导师)不好,相较之下还能发现老板们是一个比一个奇葩。有些性格内向的或是比较独特的人会惧怕老板,甚至前方百计的避开,不愿与之交流谈话,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在我看来,老板既然能够作为导师、博导,他身上一定有强过我们百倍、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师兄师姐们也一定有时间赋予的我需要学习的经验。为了求学本就该收起那些公主少爷的毛病,以谦虚忍让的心态尽一名学生的本份。二、一些搞学习的技巧搞科研,勤奋自是不能少的,但是一味的瞎搞也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总结分享一些我个人的技巧,也许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仅供参考。
1关于文献库文献阅读与建立文献库的重要性我想不需要强调了,导师一般会给至少一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让我们去建自己的文献库,而从零开始的迷茫太多压力又太大,建议大家利用好三大法宝:第一,直系师兄师姐的文献库。所谓直系,就是研究方向紧密相关最好是同一个方向,他们硬盘里的文件那都是宝贝啊,拷过来阅读整理是最快打下文献库地基的方式,可能文献很多,不必马上全部看完,大概浏览一些文章的摘要再挑选需要仔细研读的文章即可。第二,中文博士毕业论文的绪论。很少有人能马上快速看懂专业英文文献的,即使有,也是训练过。当开始接触一个新领域的时候,看中文绪论又便于我们融入专业领域之中,对相关的背景和专业用于有较为精准的理解,之后再去看英文的时候就能较快的理解文章内容了。
第三,符合自身特点的阅读笔记。现代人似乎总是比如以前的学者那样用笔记录很多信息,其实记录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对所看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信息提取。有很多帖子都详细的介绍了做阅读笔记的方法,包括一些好用的软件,说实话我个人做不到那样细致。我建议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制作属于自己的笔记方式,有些信息收集整理起来纯粹是浪费时间,只需要将个人最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武汉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