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6日—28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主办的“首期教学研究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我校各学部派出的六位教师代表——王智、周昌学、高扬、胡泉英、赵庆莉、张燕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学习。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中小学教师、教研员和热心教育教学的研究人员解决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人民教育出版社集中了十多位资深的专家、编辑对参会学员进行了高端引领、倾力培训。授课专家风格迥异,研究领域有别,但讲析鞭辟入里、深入浅出,既入云端,又接地气。他们不仅在讲论文,也在讲研究、讲专业、讲追求、讲理念、讲生命,给人多维度的启迪。
在培训结束后,老师们普遍感到:印象中扁平化的论文写作变得立体、丰富;对论文写作在选题、格式、内容、论证、修改等方面有了更多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对报刊杂志的选稿用稿的原则、流程和一些被忽略的论文规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校教师在暑假期间,充分利用难得的学习时机,采取各种形式,忙充电,忙提高,让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始终汩汩流淌。
“首期教学研究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学习资料辑录
年7月26日—28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主办的“首期教学研究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我校各学部的六位教师代表——王智、周昌学、高扬、胡泉英、赵庆莉、张燕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学习。现在,把学习研修资料分别选摘、辑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主题内容:研究是一种生活方式
主讲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博导郭戈
(一)研究是一种学习方式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尤其要提倡研究性学习。要善于收集和占有资料,多阅读和学习,选题要选自己最感兴趣的。
(二)研究是一种工作方式
写文章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研究、写论文就能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
(三)研究是一种生活方式
人应该有精神生活,而研究要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研究,生活将发生变化、兴趣将发生变化、个性将发生变化。有了研究,就不再痴迷于钱权名利、吃喝玩乐,就可以躲避灾祸。
如何投稿和发表文章?初入门的研究者,推荐《中小学教材教法》;熟练的研究者,推荐《课程?教材?教法》;积淀深厚的、专业的研究者,推荐《中国教育科学》,每篇不少于1万字,每期4篇,平均2万8千字。这些刊物,都不再侧重于发表经验总结型的文章,而是要把实践性和学术性结合在一起,一般不要超过3字,绝对不收费。
二、主题内容:写作的背后
《中国教师报》总编辑,法学博士刘华蓉
(一)为何写?
如:评职称;工作任务、本职工作、宣传需要;喜欢
(二)给谁写?
如:杂志(学术杂志、新闻杂志)、报纸(新闻报纸、专业报纸)。《中国教育报》:新闻性、专业性、服务性。《中国教师报》相反:服务性、专业性、新闻性;十分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点滴状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