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方法例谈议论文写作要善于使用引证法

中科医院专家 http://www.ykhongye.com/

日积一例(1):

导语:作文好似入了门,总觉无米差一分。若能一日积一例,却待下笔如有神!

原文: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解释:不忘:不怕;元:头颅。

译文:有志之士不忘记战士应该死在深沟大壑里,勇士不忘记英勇作战要准备失去头频。

简析:在我国历史上,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不忘沟壑,勇于献身”的志士数不胜数,其中“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的抗日将领杨靖宇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年,在50多天时间,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40多次,在弹尽粮绝情况下,战士们以草根、树皮充饥。杨靖宇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腹部,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杨靖宇是“勇士不忘丧其元”的民族英雄。

议论文写作要善于使用引证法

——以“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为例

学生写议论文喜欢用例证法,就是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这确实是议论文中必不可少的论据。如果只用例证法,不仅单调,还容易因举例太细而显拖拉。要避免此类问题,建议同学们在作文中除了采用例证法,还要善于使用引证法。

所谓引证法,就是引用别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当然这里的“别人的话”应该是被人们认可的名言警句,否则就没有说服力。

比如题为《人贵有志》的作文,其题目就是观点,关键是怎么去论证。举例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历史上那些仁人志士的例子都可以举,像精忠报国的岳飞、浩然正气的文天祥等,都是志向远大的有志之士,都为了大义而献身。举例至此,如果能够引用一两句名言来概括,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里就可以引用“志士不忘在沟壑”来一言以蔽之。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这两句话属于互文,意思是互相补充的,就是说志士、勇士都不怕牺牲,都会舍生取义。具体来说,句中的“不忘”是指“不怕”,“沟壑”是指“山沟”,“元”是指“头颅、脑袋”。直译的意思是:志士不怕牺牲,时刻准备葬身山沟;勇士奋发战斗,不会害怕丧失自己的头颅。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有着远大志向和崇高节操的人时刻准备为伟大事业而献身,不忘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是说过“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孟子说的,自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孟子这几句名言还曾经改变了一个人的志向。北宋有个贤士叫做张绎,字思叔,也称张思叔。张绎家贫,年长尚未读书,初为酒保,因看见了县官在路上大讲排场,由此心生羡慕,就开始发奋读书,他的志向就是做官。他刻苦学习,入县学、府学,最后被推荐参加科举之学,还成了当时著名哲学家程颐的得意门生。

在程颐门下受业求学,他读到了《孟子》“志士不忘在沟壑”句,便豁然开朗,遂以功名为轻,道德为重,并作《座右铭》以自省。

张思叔《座右铭》影响很大,成为后人的家训,还选入了清末的小学教科书中。

张思叔的《座右铭》如下: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端正。容貌必端庄,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凡此十四者,我皆未深省。书此当座隅,朝夕视为警。

译为现代汉语就是:

凡是说话一定要忠实诚信,凡是做事一定要笃诚恭敬。饮食一定要注意节度,字画一定要工整。容貌一定要端庄,衣帽穿着一定要整齐严肃。步伐一定要安详自如,住处一定要端正清静。做事一定要从谋划开始,说话一定要考虑行为。日常道德一定要坚持,承诺一定要兑现。看到善事就像自己所为,看到恶事就像自己患病一样。这十四条,我都尚未深入省思。写下来放在书桌角上,从早至晚都把它视为对自己的警戒。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在清乾隆年间,创建王家大院之一王廷境借用张思叔的《座右铭》立下家训。在北京门头沟台上村至今还保留年书写镌刻的这一座右铭。

还可了解一下:明朝著名学者李贽又加了两句:“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wxbz/21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