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介清代西安绿营马厂地招垦研究

北京正规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提要]作为清代驻扎西安的督标、抚标等绿营的军田,马厂地自乾隆前期起经历了大规模的招垦,成为清代渭河滩地、渭北山坡沟谷地垦殖的缩影。本文基于大量奏折档案,结合方志舆图,在分析马厂地招垦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论述了马厂地在兴平、鄠县、咸阳、长安、高陵、耀州、三水、淳化等主要县域内的空间分布与地貌特征,探讨了马厂地的招垦规模及其变化,以及招垦过程中的军民、农牧纠纷与界址划分,指出马厂地的大规模招垦与清代西安绿营军制变革、关中土地开发、渭河滩地变迁以及认垦民众生计等具有紧密关系,尤其是马厂地租银在军费开支与教育投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清代;西安;马厂地;渭河;招垦

[作者简介]史红帅(1975-),男,陕西咸阳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城市地理、中西交流史。

引言

清代西安作为西北军政重镇,不仅在满城内驻守八旗军,而且在汉城区驻扎大量绿营军,主要包括陕甘督标(后改为陕西提标、西安军标等)、陕西抚标下辖的众多标营,素有“地方紧要,兵数众多”之称,在维护关中、西北及西南地区安全等方面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清前期,驻防西安的绿营在渭河沿岸州县、渭北耀州、邠州等多个州县设有马厂地,用于牧放军马,以确保军队训练和征战之需。自乾隆年间起,随着西安绿营官兵与军马数量的减少,马厂地逐步被招垦征租,出现了从牧厂向农田的转变,堪称清代关中土地耕垦活动中特殊而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清代马厂地的研究方面,当前学界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wxbz/17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