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毕业季。同学们前赴后继,使出浑身解数,可是却总和论文格式难舍难分,相爱相杀。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必备的操作,可以让你论文格式不用愁,事半功倍横着走!
此外,我还准备了一个使用学位论文格式编写的docx版的教程,内容与本文一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第二篇推文获取!
论文格式格式要求明细论文封面:固定格式,按学校规定独创性声明:固定格式,按学校规定摘要:字号:小四页眉:中文“摘要”,英文“Abstract”,五号,居中页码:大写罗马数字。目录:目录自动生成字体:小四对齐方式:页码右对齐页眉:“目录”,五号页码:大写罗马数字,与摘要连续编号。论文正文:章标题:字体黑体,字号三号,对齐方式居中。段前段后1行节标题:字体宋体,加粗,字号四号,对齐方式靠左。段前段后空0.5行小节标题:字体宋体,加粗,字号小四,对齐方式靠左。段前段后0.5行正文:字号小四,段前段后不空图名、表名:字号五号,图表正下方居中,段前空6磅或0.5行图或表格中文字:字体为五号或正文字体页眉:奇数页"章题目",偶数页"xx大学xx学位论文",五号宋体页码:连续阿拉伯数字,居中。致谢:与正文文本一致页眉:“致谢”,五号页码:从正文页码连续。参考文献:按照指定的格式要求写,五号页眉:“参考文献“,五号页脚:从正文页码连续。附录:与正文文本一致页眉:”附录“,五号页脚:从正文页码连续。注意:全文均为1.25倍行距。中文文字宋体,数字与英文使用TimesNewRoman,正文与摘要的段落首行缩进两个中文字符,英文段落缩进四个西文字符
格式标记显示Word是人们常用的编辑工具,它负责把你的想法,文字记录在电脑硬盘里。虽然你看到的可能只是文章里的文字,图片,但是其本质却比这些复杂的多,有许多你看不见的信息被Word储存了,比如空格,制表符,换行符(硬换行/软换行),字体的信息,页面的信息,段落的设置,段落大纲等级,文章节的信息等等等等,这其中有一些叫做格式标记。
我们在写文档的时候,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些标记,难免会有很多不方便,所以,大家在编辑毕业论文这样的正式文章时,请设置显示格式标记。在文件–选项-显示-显示所有格式标记(File-Options-Display-showallformattingmarks)。
大家可以看到空格,换行,制表符,分节符和分页符都显示出来了。这些符号本质也就是一些特殊的文字组成的特殊标记,在格式上起到一些特殊作用,只有在设置了显示之后,才能看到,当你能看到他时,他其实就和文字一样,可以复制,可以黏贴,可以删除。但轻易请不要这么做,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随意操作,会让你的页眉页脚,有如海草海草,随风飘摇,飘到天涯海角,让你神魂颠倒,最后心态炸裂,电脑不保。
格式出错不要慌Word作为大家办公的常用软件,可以说很好用,但凡软件,必有BUG。在本人的使用过程中,Word也时常抽风,比如设置大纲视图时出现错乱情况。如果你确定自己没错,但仍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时,可以保存重启,如果是doc格式推荐换成docx格式,这个格式内部逻辑好些,出错概率低。如果还有问题,推荐删除出错的段落,重新手打。
自动生成目录自动目录与大纲级别大纲级别是个什么东西呢,说白了,还是个格式标记,在Word里,如果你能看到某一个段落前面有小三角,那就是设置了大纲级别了。换言之,大纲级别就是对某些标题进行标记,标记级别,有了级别,文章就像一棵树一样,有个层次结构。有了结构,才有生成目录的依据。比如本文的大纲如图所示,结构分明。
那么如何设置大纲级别呢?
有两种方法:
进入大纲试图设置。路径为视图-大纲视图(View-Outline),然后就可以为每一段文字设置级别了,比如此处的第1章绪论就是一级,1.1论文格式就是二级,以此类推。
在常规的编辑界面,光标放置于某一段落中,右击,选择“段落”,可以在大纲视图的下拉选择框中选择该段落的级别。
当你完成大纲的结构设置之后,通过引用-目录(References–TableofContents)就可以根据你设置的大纲生成目录。
页眉与页脚分节符一篇文章,往往由不同的部分组成,比如封面,目录,不同的章节,附录等,而往往不同的这些部分有不同的页眉页脚,页边距,甚至页面大小。我们通过插入分节符将文章的不同部分隔开,对不同的部分分别设置页眉页脚等。
分节符也有很多种类,有当前页分节符,下一页分节符,奇数页分节符,偶数页分节符等,这些不同的分节符,可以指定下一节在哪里开始。比如奇数页分节符可以保证下一节在奇数页开始,即在纸张正面开始,非常有用。而分节符也只有在设置了格式标记后,才能看到,此时才能修改或者删除它。插入方法为布局-分隔符(Layout-breaks)
页眉设置页眉为每一页的顶端,一般的学位论文的是奇数页章节名,偶数页xx大学xx学位论文,然而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章节名,即不同的奇数页页眉,所以我们就需要分节
分节后,我们双击页眉区域,进入页眉编辑状态
页眉编辑状态里面,我们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