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博竹書釋讀
論文作者:何義軍
指導教師:張顯成
學科專業:漢語言文字學
研究方向:簡帛語言文字研究
摘要
年至今,《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以下簡稱“上博竹書”)共發佈了九函。這九函竹書內容豐富,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因而引起了學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目前,關於上博竹書的研究成果已十分豐碩,頗爲喜人。但不可否認的是,上博竹書中仍有不少字詞及語句亟需進一步清理和研究。另一方面,簡帛古書字詞訓釋的理論仍在探索和完善中,相關研究方興未艾,將上博竹書字詞的釋讀實踐與現有的簡帛古書訓釋理論結合起來,對深化二者的研究無疑是大有裨益的,這也是古文字考釋的應有之義。
本文以上博竹書字詞的釋讀和補正爲中心,共分爲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據‘因形求義法’補正”。在闡述相關理論的同時,結合我們的釋讀實例進行討論。本章共考釋和補正字詞4例。
第二部分是“據‘因聲求義法’補正”。具體分爲“據整字的讀音求義”和“據聲符求義”兩部分。本章共釋讀和補正字詞17例。
第三部分是“據‘語境求義法補正”。本章利用上下文語境,探討了一些字詞及句的理解問題。本章共考釋和補正字詞8例。
第四部分是“據‘綜合考證法’補正”。這一部分將前三章所論的三種釋讀方法綜合運用到上博竹書釋讀的實踐中。本章共考釋和補正字詞4例。
最後一部分是“結語”,對本文的主要成果作了總結和補充,並對戰國古書釋讀的前景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上博竹書;字詞;釋讀;補正
二、清华简《摄命》集释
论文作者:高佳敏
指导教师:王化平
学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典籍研究
摘要
年11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正式刊佈,共收録八篇戰國佚籍。其中,《攝命》一篇記録了時王對“攝”的訓誡,與《尚書》、冊命金文皆有一定關係,內容涉及西周史事,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本文即以《攝命》爲研究對象,旨在儘量完整地收集各家意見,梳理出較爲可靠的文本,以便學界作進一步的研究。論文正文分爲四章,第一章緒論部分主要對《攝命》的情況以及目前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第二、三章,論文按照“釋文”“集釋”“今按”的順序逐句對《攝命》進行集釋,綜合考量諸家意見并有所取捨,調整簡文詞句解釋、句讀、分章等。本文所下按語更注意聯繫西周金文、《尚書》等文獻綜合考量。
關鍵詞:清華簡;《攝命》;集釋
三、清华简“书”类文献与相应传世文献对读
论文作者:王佳慧
指导教师:王化平
学科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方向:出土文献与典籍研究
摘要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一冊中的《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皇門》《祭公之顧命》,以及第五冊中的《命訓》,分別可與傳世文獻《尚書》《逸周書》中的相關篇目對讀。本論文通過對讀發現異文,然後分類考辨,希望通過這種研究為重新審視《尚書》《逸周書》中部分篇目的成書和流傳提供可資利用的材料。
論文共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討論了論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現狀。第二部分是將清華簡《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與《尚書?金縢》對讀,分析異文,討論兩個本子間的關係。通過對讀後發現,清華簡本與傳世本《金縢》存在許多不同的句式,甚至缺少傳世本中的一些内容。根據這些差異,論文支持兩者係出自不同流傳體系的意見。第三部分是將清華簡《皇門》《祭公》《命訓》三篇與《逸周書》的相關篇目對讀,分析異文,並討論三篇與相對應之文獻的關係。通過對讀可以發現,傳世本的三篇存在許多脫誤、妄改,前人的一些校勘意見很值得重視。《祭公》的情況與《皇門》《命訓》相比,情況略有不同。兩種《祭公》雖然也有很多異文,但因句式不同而生的異文在全部異文中佔有較高的比例。這些異文大多數是傳世本的訛誤造成,少部分原因難明。因此,論文推測傳世本《祭公》雖與簡本有密切關係,但在其流傳過程中,可能借鑑過其它本子的材料做過整理。在對讀《逸周書》三篇時,論文特別注意了西晉孔晁的注文,並藉此分析孔晁所見《逸周書》的文本樣貌。第四部分為文章的結語,對論文所述各章內容進行了總結,并對論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歸納。
關鍵詞:清華簡;“書”類文獻;《尚書》;《逸周書》;古書成書
四、清華簡所見墨家思想研究
論文作者:邵琪
指導教師:王化平
學科專業:中國古典文獻學
研究方向:出土文獻與典籍研究
摘要
在傳世文獻中,墨家思想主要見於《墨子》一書。由於秦漢以後墨學式微,影響很小,遂使學界對此典籍重視不足,造成篇章流失、文字錯訛脱落。自汪中整理《墨子》後,經畢沅、孫詒讓、吴毓江等學者的努力,校正了書中的許多錯誤,使其文字終於條暢可讀。不過,前人的文獻整理雖然奠定了墨家思想研究的基礎,但此領域的整體情形仍然難與曾經的“顯學”身份相比。自清華簡材料漸次公佈以來,學界注意到多種文獻中包含有墨家思想,爲墨家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本文擬從文本分析、字詞訓釋及思想特徵等角度對清華簡中與墨家思想相關的文獻進行整理與分析,以期探究清華簡中的墨家思想因素,推進對清華簡文獻的研究和墨家思想的認識。論文主要分爲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爲“緒論”。首先,敘述了選題緣由及意義。其次,梳理國内外《墨子》思想研究的現狀,並對此進行總結。最後,簡單概括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爲論文的展開作鋪墊。
第二部分從文獻學、思想史的角度簡要分析《墨子》及墨家思想。首先,對《墨子》一書進行概述,包括其基本結構、流傳的重要版本等。其次,簡述墨家“十論”思想,並以此爲基礎深入討論墨家思想的特徵,揭示墨家思想體系的内在關係。最後,討論戰國晚期墨家思想的分化現象。
第三和第四部分則從思想特徵角度對清華簡中六篇簡文所見墨家思想進行挖掘,包括簡文與《墨子》原典在文本内容、表達形式、詞彙運用及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契合度。同時,在此基礎上對簡文所見墨家思想的獨特性進行分析與研究,藉此考察戰國時期墨家思想在楚地的流變與影響。
最後一部分爲文章的結語。結語部分將對論文研究内容作出梳理,並進行總結與歸納。
關鍵詞:清華簡《墨子》墨家思想
编辑:兰晓杰
审核:李晓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