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今天,种下一粒种子,希望可以生根发芽,野蛮生长。梅雨一阵,梅子青黄。论文写作,历时一年,终于落下帷幕。开题立意,问题种种,阅文无数,思绪万千。中期过后,破釜沉舟,重头来过。忙碌一阵,索性有所获,不负酸楚。感谢恩师侯国金教授的谆谆教诲。侯老对学术秉持高要求,高标准,身体力行,吾等受益匪浅。学术之路,弟子也算入了门,谢谢您。现将论文撰写的些许琐事,说给你们听。也愿你们,心如赤子天真,奋不顾身,不落尘。(我宿舍的花)
1.论文标题
标题要细化,精简。25字。
例如,“xx的研究-以xx为例”不可以写成
astudyonxx–acasestudyon。两个study显得累赘。
比如,“language”一词不可以跨行,不美观。
Between等双音节的介词,放标题中也要大写首字母。
如果用到“影响”一词,尽量不用effect。
从什么角度用fromtheperspectiveof.basedon;from...。
论文封面里,导师后记得加职称哦。
(标题,就得“一杆收”,干脆利落!)
2.理论框架
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理论的主旨是什么?
为何用这个理论,哪里好用?
如何应用?
理论在分析部分如何贯彻的?
理论与例子要紧密结合。而且,一个理论足够了。
(行走江湖,以“理”服人)
我为导师的诗集《巴山闽水楚人行·英汉诗歌及互译》画的插图。
3.文献综述(综述和理论框架部分不能垮掉。垮掉,论文就凉凉了。)
文献综述部分不需要提及到理论,理论放在理论框架部分。
一次只研究一两个问题。
主要说自己的研究,别人对此的研究不需要多说,而是综述自己的主体。核心是xx,其他少讲。
要细化,说出研究的必要性。弄清楚综述的主体。比如,不是综述对两会的研究,而是综述两会新闻的具体研究。
指出别人不足时,说前人有三个不足,本文主要研究第x个问题,最后两个问题有待后续研究。
SUMMARY:
▼综述是倒三角,万剑归一。
▲Discussion是正三角,要分类逐层展开。
(综述就是找准“着力点”!)4.数据材料
说清楚如何收集的材料,Method如何确定的。
选材料,要说明哪年到哪年(要有指向性),要给出理由为何是这几年。比如,选近几年的LIANG会,因为是X的新时代,有新的时政词,和前几年形成信息差。为何是这个材料,在method部分说明。
如果选取的是某个比赛,而比赛的名字是大写英文的,比赛要打引号,避免歧义。
如果有实验,实验要和结论相互关联。不要概述,要基于实验数据深度挖掘。
定性、定量等研究方法,要弄清楚再使用哦。
5.措辞问题
表达学术化。注意标点的使用。要有行文逻辑,衔接连贯,避免欧化表达。
“对”和“对于”,是有区别的,不可混淆。
提及到“译员”时,要注明是中国译员还是某国译员。提到总理,说明哪国总理。
原文本还是源文本(你猜)。
Introduction+toorof,视情况而定。
“率先”一词,尽量避免使用。
该直接引用就直接引用,非间接引用。都要有具体出处。
研究问题用尾号结尾哦。
最好研究2-3个问题,不要四个。也要注意,研究问题之间要有关联性,层层递进,不能没关系。比如,可以是“xx的特征是啥?怎么翻译这些特征?为什么这样?”研究问题就像大河向东流,一路而下。(学生这些个措辞,我好难啊!)
6.格式问题
正文里提及到的书,应该写出页码,这本书必须在参考文献里面出现。只要前文引用xx,xx就要出现在参考文献。
如果前文删了xx,参考文献也把xx删了。如果没有用到某文献,却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虚列文献,属学术不端。
同一人名出现多次,前后要统一。
某作者提出xx,要加年份,someone()。弄清楚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还要尽量加页码。
如果直接写老外的英文名字,不需要“国外学者”四个字(这是民族中心主义)。
如果引用了英文原著,首次提那个人,旁注其英语或其他语言的真名。著作名原文,提不提,看情况。介绍详细时,就需要。
输入法
a)英文输入法时:英文输入后要加空格,英文标点后也有空格。
b)中文:全角,不加空格。
(格式要得体雅观。)
7.排版(参考外研社的排版,再根据学院的格式微调。要看起来舒服。)
页眉,页码(正文第一页是1,前面从摘要到正文前,单独的页码,可用罗马数字)。目录和正文的页码是否对应,可以使用“更新域”的办法更新页码。目录和主体的页码要一致。要学会自动生成目录。
段首,中文缩进两个字符,英语统一缩进3-4个字符。
章,节标题之间要有过渡段。
MayMarch单音节词,不缩写。
如果有表格的话,尽量放在同一页,不要让表格分开。如果表格打印出来比较黑,影响美观,应该事先调整好。tablefigure的标题加粗。
例子不能用粗体。
新的一章在奇数页。
(排版,就要整整齐齐!)
8.论文不足和创新
不足:主要不足不是写研究时间、选材等方面,而是写研究方法、数据分析、论证、结论等方面。
创新:这个创新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此创新有理论支持;此创新是切可行的;此创新的原创的。没人研究不代表就是创新的,有价值的,而很有可能是,该问题不值得研究,无人问津。
9.参考文献
文献里老外名字的first和family名字弄清楚。最好是写fullname,用简称的话,后期校对、引用不方便。
按照汉语拼音排序;可以用Excel排序。
参考文献要大于50条,其中英语要占一半(可以用Googlescholar)。
文献的字体统一。
尽量不用低级文献。
(01),还是(1),整体统一。
某一本书一版再版,以最新版为准。如果没有,那就用手头现有版本。
英语期刊名、专著的书名用斜体,期刊的文章标题不斜体。期刊名称要统一,第几期要查清楚,不可以随便写。专著的书名所有实词大写,期刊文章名只有首字母大写,冒号后的第一个词大写。
说的有点乱?看图。
两位作者,中间用and还是,根据文件具体要求相应更改。
In后有无冒号,统一即可。
10.论文字数
论文整体章节尽量要多一些。MTI论文,讨论部分占主体,即Resultdiscussion要充实。
conclusion应涵盖全篇,尤其是研究发现和不足。但也不能只是写发现和不足,研究问题由来,综述,如何解决等过程都要在结论写出来。不能三言两语,草草了事。
论文三四十页比较单薄,页数越多越好,至少四十页。
今年,大家都很听话,都有+页。帅气文智+页,儒雅可豪+,学霸耶鸿鸿+,实践报告唯一人明辉+,而我...只有页,所以下图我“没脸见人”)。
就是他们四个帅哥学霸(左起叶炜鸿、黄可豪、周文智、杨明辉)。
(盲审都是超高分)
(送一张万能男神鸿鸿给大家,逢考必过。)
等等,貌似少了一个人,
还有大峻伟。
(大峻伟日语MTI,双盲审91/91,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
听说有奖金,去吃小龙虾吧。)
11.致谢部分
致谢要有条理顺序,依次是:感谢导师、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果香读赏会、中期和终期的答辩组成员(要写人名,并加上职称,但讲师不说讲师,说老师、博士等。)、任课教师、以及亲朋好友(还有你对象哦,哈哈哈,可惜你没有!)。即使是致谢也不要八股文或抄袭。表达感恩之情,不能假大空,要真情实感,有细节,酌情诗情画意(文科生,浪漫些!)。(果香会合影留念。看,水果很多,笑得很甜,还不快来!)
(号外号外:搜索“楚国金言”博客,那里有果香会述评哦,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