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术论文的正确方式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对于学术之路上的朋友来说,阅读科学文献是必要的一项工作。然而这一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重重障碍,甚至令人崩溃的情形?阅读本无固定之法,何况材料内容各不相同。如何提高效率,克服困难?不妨听听各路学术人的切身体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面前的论文,要从何入手?

我会先读摘要。然后浏览下引言,翻翻文章中的图表。我会试着锁定最重要的一两张图,并确保自己弄明白这到底表达了什么。之后我会阅读结论与总结部分。完成这些步骤后我才会回过头去研究技术细节,以搞清我不明白的地方。

-卫斯理大学天文学研究生JssShanahan

首先我会浏览摘要和结论以弄清文章主旨。结论部分能帮我了解摘要中所设定的目标是否已经达成,并明确文章内容对我的研究来说是否有用。另外我通常会看下图表,这会让我对文章有个初步印象。然后我才会从头到尾地、按照段落顺序开始阅读——这也是作者的表达思路。

如果你希望从中获得一些效用,那么你需要明确哪些信息是你首先要获取的,并专注在那上面。你可能需要将自己的结果和作者展示的内容相对比,把你自己的分析代入到上下文中,或者通过文中的新数据对其进行扩展。引用列表能够帮你判断这篇文章是否对你很有价值,告诉你其他从事类似研究的人都是如何借鉴这篇文章的。

-德国马普研究所太阳系研究员CciliaTubiana

如果我只是要搞清文章要点,那么我会阅读摘要,然后跳到图表上去,再扫一扫讨论部分。我认为图表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摘要和文章主体可以被塑造地很漂亮。之后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我会去看看方法学部分。

如果我想深入了解这篇文章,通常我会阅读全文,然后还要看看作者以往几篇文章,或是找找同样研究的其他文章。如果有什么参考文献特别有趣或颇具争议,我也会看看。倘若我还需要更多细节,会进一步看看文章附带的数据或补充信息。

如果这个作者的研究与我的研究非常接近,我会检查下其相关数据是否与我们的结果相符。如果存在不一致,我会思考下可能的原因。另外,我会考虑如果我们也将该作者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模型当中,会发生什么,从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内容。有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去理解为何作者会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进行实验。作者是否用了冷门的做法而非采用通常方法,原因何在?

-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博士生JrmyC.Bornigr

一般我会从题目和摘要入手。这能看出我是否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是否能够从语言和科学角度读懂它。然后我会阅读引言,以搞清文章所提出的问题。之后会跳到图片和表格上去,从而抓住对数据的感觉。当然还要看下讨论部分,以了解这篇文章是否符合主流认知。

我会注意下文章的局限性以及数据的合理推断。有些人会进行较多的扩展和延伸,对我来说这是个警惕信号。我还会以流行病学家的角度来判断该研究设计对于检验其假设来说是否充分。

随着我深入了解文章的论点、图表和讨论,我还会思考哪些部分是新颖而令人眼前一亮的;哪些部分在生物学角度或者逻辑上是相关的;哪些是充分得到文章内容支持的。我也会考虑哪些地方和我先前的假设和研究是相一致的。

-密歇根大学环境健康学博士生KvinBohnk

我的阅读策略因不同文章而异。有时候我会先浏览以确定文章和我有多大关系。如果与我现在的课题直接相关,那么我会仔细阅读。同时我会搞清里面是否有些特别的内容或图表需要我格外







































北京医院看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公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nr/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