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提交论文的最后一天,看着自己的论文,反反复复,修来改去,终究是逃不过“提交”这一关的。当论文被提示“上传成功”的那一刻,紧张?空白?解脱?一瞬间,有种命运被交出去的感受。若用顺其自然来安慰自己,都感觉太轻了,因为内心一直回荡着听天由命的感觉。应该还是恐惧和紧张的情绪更多,这可是双盲审啊,学校一句改革,论文全部匿名提交给教育部平台,再由教育部平台统一发放给别的学校审核,风险系数一下增高数倍,这就意味着从提交的这一刻开始,痛苦的等待模式就启动了,到底是过关?还是被挂?内心真的是忐忑不安,又无可奈何。就这样提交了吗?这就是自己夜以继日辛苦熬夜写出来的论文吗?在评审专家的眼里这论文会合格吗?如果过关了,皆大欢喜,如果被卡了,天昏地暗,真的都还没有想好该如何迎接那样的悲痛和挫败。。。。。。
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同门姐妹打电话,对她说我提交了论文,感觉怪怪的,就这样提交了吗?我问她什么感受。她回答我说,她已经麻木到没有感觉了,感觉内心已经被论文折磨的千疮百孔了,即便现在拿刀子捅在她身上流血,她都不会觉得痛了。我当时听了感觉心里有点涩涩的,忽然想起一句话:那些看上去百毒不侵的人,其实早已百毒侵身。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痛了,而是已经被痛麻木了。论文确实是一种磨人的甚至有点机械的慢工细活,尤其是像修改参考文献之类的,确实有点像机器,可是我们又远没有机器那样幸福,因为机器,你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启动一种程序,关闭了按钮,机器就可以得到彻底的休息。
而我们还有很多神经末梢的东西,在你开启或关闭某种模式的时候未必能像机器那样利索,说运转就运转,说休息就能彻底休息。就像写这论文,在数月的熬夜至两三点的习惯形成后,论文虽然提交了,可是十二点躺下竟然睡不着了,翻来覆去的还是到了两点才睡,但是这样的生物钟还是要扭转过来的。有损健康的事情永远都要杜绝。但是论文却真的可以锻炼思维和逻辑,我真的能感受到论文前的她和论文后的她整个变了个人,逻辑、条理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一谈论到什么事情,精准的分析力实在是令人佩服。
论文结束了,可是又还没有结束。等到答辩完才可以彻底放下这颗担忧的心。在答辩之前,要不断的审视不断的修改。其实文章无论你回头看多少遍,都还是有修改的余地,就像装修,无论再精准的设计,完工后多少会发现些遗憾的。论文亦是如此。可是很多时候,并不是事情停止了,而是我们的心力停止了。有很多人,辛辛苦苦写完论文后,连看都不想再多看一眼,为什么呢?你懂的。
女人读博士还是很累的,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群体,读博期间,对于老人、老公和孩子,一定存在某一方面的亏欠,当别的女人跟家庭成员一起游山玩水时,你在写论文;当别人在带孩子四处游乐时,你在写论文,当别人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享受生活时,你还在写论文。
如果一个人男人读博士,家里的妻子会奉献的很到位很体贴,换成了女人,很有可能连买菜做饭都不擅长的他会让你和孩子有一段时间要吃食堂叫外卖,随着时间的延续,女人会觉得亏欠家人和孩子太多。
在这一点上,如果男人是一个家庭中精神的顶梁柱,那女人一定是一个家庭中温暖的顶梁柱。我这边刚提交完论文,晚上孩子就生病发烧了,都说孩子生病是因为伤了心,一定是论文期间没有给予他精心的照顾。你的精力没有集中在哪里,哪里就会出问题。在后期写论文期间,你的身心脑,绝对是时刻被论文牵制着的。但仍然要相信,这只是一个阶段,过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读博士可以增加你的安全感吗?按照这样从努力备考,到选题开题,到论文撰写,再到仿徨等待的过程来看,漫长岁月中是充满了焦虑和不安的,你一直在担忧,从担忧能否考上,到担忧开题的选题是否创新可行,再到担忧博论的撰写是否顺利,最后还要担忧能否顺利毕业。当然你还要担忧你在未来能否找到好工作。这样看来,整个博士期间是会给人带来更多的不安全感。只有学会不断的调剂,才会更好些。
读博士可以给你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吗?不会,对于文科博士而言,它不让你一下回到解放前就很不错了。至于你的经济效益如何产生,怎么也要从博士毕业工作后才开始算起。但是尽管如此,你依然要有一种信念,就是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都说读博士是一种情怀,是一种精神,可是只有苦过付出过的人才知道,这些话语都是经过心态调整之后才有的高尚描述,人在稳定幸福的时刻总会表现下矫情和超我,事实上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什么情怀?什么精神?什么美好前途、远大抱负?全部都沉浸在当下能否完成论文、能否顺利通过、能否顺利毕业的现实情绪里。
俨然已经成为科研、码字的机器,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有怀着兴趣日夜堆字阐述创新观点的,有怀着被折磨被憋屈的痛苦逼着自己科学码字的,有怀着被自己感动的精神努力撰写的,当然也有怀着饱满的精神越写越有劲儿头的,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非常辛苦且很耗时的大工程。当博士论文完成后,也许真的不会研究出什么太有价值的东西,或者对相关领域做出多么大的贡献,因为学海无涯,我们其实真的只是海底里的一粒沙而已,越学,越感觉到自己知道的越少,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我们是那么的渺小,完成了论文,充其量也只是锻炼了自己,翻新了思维和逻辑,然后才是如论文中写到的那么一点小小的贡献。
但是辛苦过后,调整过后,还是应该相信,读博士确实是一种情怀和精神。它未必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是确实需要足够的毅力,也许,它只是你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光环很闪耀,过程很苦涩。无论怎样,要相信,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本文来源:学术中国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哪里治疗白癜风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