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多字经验贴
紧急提示
前方多字
速速收藏阅读!
趴趴之前收到了一篇
字数堪比毕业论文的经验贴
排版的时候都给跪了…
一眼望去沙漠一片
全是…干货!!!
愣着干嘛!赶紧收藏阅读啊!
个人信息:
Gabriel上海财经大学大四
托福一刷,二刷
第一次成绩是30+24+23+27=
第二次成绩是30+28+23+29=
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Gabriel,刷过两次托福。回顾自己的考托历程,发现自己备考中用了不少趴趴家的资料,所以前来投稿自己的备考经验~
我自己看到二刷的成绩还是很满意的,虽然最后没有选择出国而是保研,回忆起在语言考试上的努力还是感觉很充实骄傲。对于平时时间不是很够、自己语言基础还不错的同学来说,我的备考也许可以参考,下面就把我两次备考提分的经验分享一下。
一刷经验回顾
第一次考试是在.07.10。之前有零零散散的去看各种托福机构的资料礼包,了解了考试内容、题型、时间、规律、套路等等。当时平时课业很紧,每周我只有周日下午和晚上可以拿出来熟悉托福考试,而且到了期末就完全没有时间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7月1号我突然心血来潮下载了TPO(之前一直自认为底子好,不需要整套练习),然后就崩溃了……记得很清楚第一套阅读25,听力23,计时状态下的综合作文和独立作文模拟全部都没有写完。并且连续做一套下来(不包含口语)整个人体力和注意力都跟不上,这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一直到考前剩下的这几天就一直在狂刷TPO(其中口语因为觉得短时间不容易提分,就只看了看黄金80题和网上流传的综合口语的时间安排,没怎么准备)。最后到了熬夜不睡觉的地步,考试当天更是只睡了四五个小时,整个人都在天上飘,听力全程走神,甚至答题时看不懂自己记的笔记;说口语的时候体力还是跟不上,而且头脑发热,紧张得声音都在发抖……最后果断没有考到理想的分数。
一战告诉了我两个道理:一是拖延症害人,二是对托福考试一定不要自以为是,而要踏踏实实。
这次不太满意的试水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优劣势:在没有怎么系统准备的情况下,我的作文(27分)临场发挥(尤其是三段论和举例)的能力还不错,二战有望冲击满分。另外,我的阅读拿到30分满分,但听力只有24分,这和我最后模考时候的感觉吻合。我在做听力时体力明显下降,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对关键词的抓取和对考点的反应不够灵敏,但假以时日也有希望冲击高分。至于口语,我的独立口语语料非常欠缺,综合口语套路的准备不系统,讲话时候一紧张就卡壳,而且语调比较催眠,23分勉勉强强说得过去。因此我对自己二战定下目标:继续保持阅读优势,口语单项不掉反升,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升听力和写作,达到总分分及以上。
也恰恰是因为一战让我了解了自己的问题,在二刷(.11.05)备考中,我更加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尽可能把时间都花在刀刃上,弥补短板。具体的操作方法我接下来会分科讲解,当然也主要是针对自己的特点,因人而异。这样,做题背单词都不再普通:错什么就做什么,忘什么就背什么。建议大家不要盲目地看网上的各种经验(包括我的),不要什么都知道就是不知道自己缺什么。就像看病一样,如果你知道自己只是胃痛,就不会花冤枉钱在治理其他部位上了,有限的时间精力应该花在精确的疗法上。我二刷又是在学期中考的,平时准备的时间也不长,但知道了水深水浅,有了经验和具体目标,表现自然就上去了。
二刷主要操作
经过了一刷的洗礼,再加上已经对托福的题型和套路有一定的了解,二刷时候我以刷题(上机模考TPO)为主,但刷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刷题主要针对几个可提分的问题进行了解决:提高题感、体力,还有分科查漏补缺。
首先是题感和体力。
这是托福考试的基础,我相信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一战之前因为练手不够多,临场发挥受到了体力和状态的影响:明明感觉这种题目就是见过,但在考场上一时半会就是答不出来,眼看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如果不在模拟软件上控制时间做题,不熟悉答题界面和题目操作,不管平时读了他人多少经验,自己准备了多少套路,在考场上都很难有出色发挥:题感(熟练程度)真的很重要。并且,只有完整做过一套题目才知道这几个小时有多难熬,才能提高体力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另外,通过题目模拟考试,你会对自己的基础和水平获得合理的评估,也会在一点点的模考提分过程中找到自信,就算刷题成绩不理想也不要气馁,想想减肥还有瓶颈期呢,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我的主要应对方法:
二战考前一个月
1、每周六早晨按正式考试时间安排做一套TPO四门全科,其中口语和作文用手机录下来,找老师或者水平比较好的小伙伴批改。
2、下午适当休息,回顾阅读和听力错误的部分并且吃透。
3、晚上,我会再做一套完整的TPO(如果体力不容许一天做两套完整的TPO,可以先做阅读+听力,休息较长时间后再连着做剩下的口语+作文)。
这样一天下来一共做掉两套完整的TPO,并且做错的或有疑问的部分都当天解决。
一战时,我发现体力不行就真的不行了:考到听力第二个section时,整个人没休息好,加上平时也没有坚持练习,体力不支完全走神。到二战时,我发现对题目套路的熟悉程度和体力都大大提升,不再出现在听力后半部分完全走神的情况,甚至到最后作文写完都没有觉得很饿。
下面分科说一下经验。
其实道理都是相通的,就是把错题想清楚弄懂,不放过任何疑问,并且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纠错时针对的不是手头这一道题而是一整类题目。其中尤其是阅读听力要把住。个人认为,如果托福想要冲击分,阅读和听力加起来丢分最多不能超过7分。
以下说的刷题指的不再是刷一整套TPO,而是分模块刷掉。
以我自己为例,周日一上午做并订正三套TPO阅读,下午听并订正三套TPO听力(每套题做+订正共计1小时)。然后用2个小时按照主题准备和背诵独立口语素材,再用1.5个小时准备综合口语主观题,1.5个小时准备综合口语客观题。后期阅读表现比较平稳的时候,我便将周日上午的时间用于作文:计时做综合作文,对照TPO范文修正润色,背诵常见词汇(如同意、反对、建议等);按题目内容将独立作文分类,准备每篇作文的写作思路(让步?三段式?分对象?分情况?),每种题材的作文计时练习一篇。
阅读
真正提高实力的过程不是刷题,而是做完题目后总结反思的过程,在做题中意识到自己的弱势并及时记下来,做完后集中改正:比如时间怎么分配和安排,某种题型好像一般都有什么陷阱之类的……总结出经验后再拿新的题目尝试,反复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
对本身英语不太好的同学建议多次反复,可以专门拿出一篇文章或一套听力,从单词到词组、到句子到段落,一点点读懂全文理清考点。比如说我在准备阅读时,基本只错(但是经常错)单词题和全文总结题,那段时间正好趴趴在发送单词题汇总的福利,就领了一份资料。(ETS的单词题出来出去也就那么多,重复率很高,这样做基本上考试都会中的)关于总结题,我去看了他人经验中提到的具体选择规则的介绍(意思不对不要,细节不要,选出的一组必须互为补充等),并且找了10套没做过的TPO用来集中练习,做到非常熟练基本不错,才停下来的。
另外,阅读题目按照顺序设置,在对应部分有提示,可以边看段落边做题,非常人性化;除了最后一题,绝不会出现定位错误,就在你需要的部分一定能找出来。关于这一点,我的诀窍是每次读完一段就记笔记,哪怕只在草稿纸上写一个P1(第一段):A(几个单词)。要能够训练自己到这样的程度:看完一段可以用一两个词语去总结它说的内容,这样对做最后一题非常有用,否则往往到最后想不起来文章的主题和段落内容分别是什么。另外,最好边做边把拿不准的题号记在草稿纸上,不会就先跳过去,检查时回头看,不要在第一遍做的时候太纠结。而且阅读讲究的是细心而不是猜谜语或者背景知识,做题时千万堵上脑洞,原文没说的不要自己推测,一切跟着原文走。
听力
托福的听力语速是出了名快的,尤其是lecture内容很多,而且内容非常广泛。个人感觉听力不能临时抱佛脚,要靠平时大量的练习。一刷时我的听力模拟成绩非常不稳定,什么题都错,盲目奉行题海战术听天由命,全靠排除法瞎蒙。二战时我吸取教训,在刷题前先大量盲听,不以做题为目的(走路听、吃饭听……),揣摩教授的上课内容和语气,形成自己的反应系统。conversation同理,听多了就会对考点可能出现的位置有所预测和判断了。
还有,建议大家把听力按照天文地理等主题进行分类,把常见词汇准备好。我备考时主要背的就是趴趴托福的听力常见词汇资料,里面有听力按学科分类的词汇列表,可以略过专有名词把其他都顺一遍,把常出现的着重记下。我背完单词后,发现做题时对天文学和考古学主题的反应还是不太熟练,就又多背了几遍,然后在TPO手机版上分类练习,如此单词+题目反复,做到了从经常出错到基本不错。解决单词和学科问题后,我就开始整套练习听力,提升整个模块的准确率。
另外,听力还有笔记的问题。笔记要清楚有层次,不能盲目记而不理解,当然也不能不记。我们是为了理清说话人的逻辑、做题时方便定位、同时防止自己走神才做笔记,而不是为了写一堆单词给自己找安慰。记笔记对听的效果肯定有影响:如果你发现不记笔记记不住,但是记笔记了又来不及听,那么可以好好反思一下是因为自己记的方法不对(记了太多没用的细节,或者记下来的都是完整的长单词而不是缩写),还是自己听力的确有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多练习多揣摩。其实听力就像阅读,只不过做题的时候看不到文本,是一个对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双重考验。具体如何Balance并没有什么统一方法,只要能听懂能记住,就怎么舒服怎么来吧,看个人习惯了。
我的一些笔记诀窍:“速记”。要快也要清晰。形式上要尽可能从上到下记,基本上一行一句话比较好;内容上主要记动词,因为动词才是中心,名词和形容词可以用符号省略。单词的简写、中文、箭头统统可以用上,逻辑上的推导、转折也可以用箭头一目了然的表示。不该记的不要记,具体这些东西指什么也要考大家自己做题去发现——比如一开始我非常喜欢去记很多特别细节的东西(时间、地点、背景信息),后来做了大量题,才发现这种细节根本不考的。一些关键内容(为什么,怎么做,主体关系等)是一定要记的,哪怕丢下其他细节也要记下来。建议大家多练习,琢磨出自己的笔记方式。竖着记录讲话人大的思路框架,横着记录属于同一部分的关键词和逻辑结构。要改掉什么都记和前面记后面不记的习惯,而且属于同一部分的内容一定要放在一起,不要随便瞎写,笔记太乱到做题时候难以定位。记笔记不是一个不动脑的过程,要一边判断逻辑关系一边记。
最后再强调一下,练习对听力真的很重要。说话人在表达相同含义或情感的时候,语调和内容的重复率特别高。ETS套路也就那些,多练习就可以迅速抓住听力重点,到最后就会有一种“听完不用看题,却知道要考什么”的感觉。如果大家追求的是听力特别高分乃至满分,到最后可以把新题放1.5倍速练习。此外阅读是可以回头的,但听力选好就不能回头,所以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另外,现在经典加试不怎么出现了,平时训练不推荐只连续做两个section6道题,应该连续做三个section9道题。
口语
我口语不是很好,第二次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准备素材和套路上,但仍然只有23分,在此就不荼毒大家了。具体的策略在趴趴托福其他同学的经验帖以及知乎等网站上应该都有,大家可以自己搜索。
个人而言,二战前我把各种套路和模版整理过,考试时心里很清楚哪一部分需要说多少,但可能是因为练习不足,说话控制不了时间、割舍不了细节,想说得太多反而无法详略得当。在此只能告诉大家:口语每题是有套路也有模版的,可以通过大量资料积累。然而如果不练习的话,再多输入也不能输出;如果有同学想要一周速成口语,那还是算了。一来,把紧张的考前时间大量放在中国学生本来就不怎么擅长的口语上,往往出力不讨好,并非时间最优分配;二来,一周的时间不长,并不足以通过练习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最多能做到量的提升而难以有质的飞跃。我认为对口语而言,素材的积累是基础,但不是得分关键,关键在于表达能力的提升:不仅要看要背,还要会说。
综合口语中,听力部分的笔记非常重要。不同于纯听力题目(只要会选出答案就可以),这里口语中的听力要求记下尽可能多的细节且复述出来,还要做到有总结效果、条理清楚有逻辑。
独立口语不要盲目套用别人的段子,有自己的原创更好。并不是说拒绝输入,而是在输入之后还要进行加工和总结,而不是把别人的想法直接套过来用。我相信ETS考官是能听出来一名考生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还是真心holdopinion并出口成章的。个人还有一个教训,就是口语要拿高分语速一定要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尤其是太快会给ETS考官一种炫技的感觉,反而扣分。如果只是为了口语,个人感觉不必参加某些培训机构收费高、只提供不全面素材、不能给出个性化教学的线上培训。之前看到趴趴托福的推文,觉得口语素材集训营和1v1提升是不错的选择,素材集训营可以按主题获得物美价廉的语料,比参加各种培训机构的口语大班性价比要高得多;1V1提升应该更详细一些,能够有计划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语提升。
我的口语备考当时比较依靠自己,不过最后也没有什么提升,如果大家备考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考虑趴趴家的这两种方式,我觉得应该要比自己盲目准备套路有用得多。当然,口语说到底就是不能偷懒,要勤动嘴,而且要长线作战,长期积累,希望大家通过大量努力让自己熟练和高级起来,在考试时发挥最佳水平。
写作
看到之前趴趴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北京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