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张盖伦周末,一纸重磅文件在高校学术圈内刷屏。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该文件目标明确,就是破除论文“SCI至上”。图片截自教育部网站SCI,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本来是一个分类数据库,但一度被学术圈架上神坛。近年来,SC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以及衍生出的ESI排名等相关指标,已经成为了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文件也是要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小切口、大转向,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破完要立重视同行评价、分类评价上述负责人指出,SCI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并非评价系统。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局限性。不能把SCI论文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SCI论文的引用数反映的是论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nr/2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