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于年2月出生在江苏省高邮市,他是我们国家的国医大师,工程院院士,同时他还是中医体质学和男科学的创始人。王琦在中医界有着比较高的地位,他开拓了中医原创思维与中医未病学,擅长治疗男科常见病、疑难杂症,还有内科消化吸收、内分泌等方面的疾病。
王琦从小就喜欢中医,立志学医。他从18岁开始跟随名中医江韵樵先生出诊理症,识药辨病,而且在江韵樵先生的指导下每天都会背诵《汤头歌诀》《黄帝内经》等中医书籍,每晚都会研读中医典籍到很晚。正是因为江琦年轻时非常勤奋好学,所以他积累了很多的中医、药学理论知识,为他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70年代末王琦的努力更加有了方向,因为他成为了文革后首批中医研究院的一名研究生。读研期间,他非常认真,很快就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他在寻找毕业论文资料时,发现了《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二十五人的内容,这引起了他非常大的兴趣。
他像着魔了一样,每天都会在历史典籍中寻找与人体体质相关的内容,但是他发现这方面的记录与描述都很零散,根本找不到一个系统的描述。所以,他打算毕业论文的方向就是人体体质研究。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老师第一个提出了质疑。
老师的质疑让王畸有些意外,所以他对这件事进行了认真思考,经过了深思熟虑后,他还是决定做下去,因为他的坚定,他的老师也表示会支持他。有了老师的支持,王畸干劲十足,后来他的毕业论文《论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意义》得到了认可并顺利毕业。毕业以后,王琦选择了留校任教。而且,他始终认为中医体质学还“大有文章”,他觉得他还可以在这个方向研究出更多新的东西,所以他一边任教一边坚持研究中医体质学。
王琦认为身体之所以出现各种疾病,就是由于相应的体质所引起的,他一边努力研究文献,一边详细记录每一位患者的症状,积累到了一定数量后,他会进行归纳与分类。当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他带领着研究团队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进行了调研。
通过对样本进行研究对比,王琦最终确定了以“生物差异、遗传差异、心理差异、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差异”这4个维度为标准,将中国人群体质分为了9种类型——分别为平和、气虚、湿热、阴虚、阳虚、痰湿、血瘀还有特禀以为气郁这9种体质。在确定了人体的9种体质以后,他便开始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新诊疗模式。
说到人体体质,相信大家有听说过这么一个说法:吃酸性或碱性食物,可让自己变成酸性或碱性体质。
但是王琦却告诉我们,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食物确实有酸碱之分,但是我们人体有缓冲系统,食物吃进身体后通过缓冲系统可以自动调节,从而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王琦说酸碱体质论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但是人们在养生时,却不能够忽视了自己的体质。
从年起“中医体质辨识”被纳入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也就表明王琦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
年年初疫情爆发,中医介入治疗的效果,全世界的人有目共睹。中医是我们国家优秀的文化瑰宝,王琦也非常重视它的传承。王琦对于自己的学员,他从不吝啬自己的经验与方法,他一直在用心做中医传承。
王琦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先后培养了多名博士后、博士以及硕士。为了让更多中医从业者与爱好者少走弯路,他还将自己几十年的研究成果,积累的经验方法,整理并编写成了书籍。他的著作比较多,有《中医男科学》、《王琦男科学》、《中医体质学》、《中国腹诊》、《中医藏象学》、《王琦62种疑难病》等医学专著。
如果你对人体体质学有一定兴趣,或者想要根据家人体质来调养身体,建议下面这本《中医体质学》可以多学习,或有比较大的启发。
此外,《王琦62种疑难病》这本书的内容浅显易懂,而且对于这62种疑难病容易对症,不管是中医从业人员,还是自学者看过之后,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