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刊论文来自石家庄一中毕业生

编者按:东苏勃为石家庄一中毕业生。

近期,国际天文界最具影响力的综述期刊AnnualReviewofAstronomyandAstrophysics(《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年评》,简称ARAA)特别邀请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东苏勃研究员撰写述评文章,对太阳系外行星统计这一研究领域进行系统总结和展望。这篇题为《系外行星统计及其理论意义》(ExoplanetStatisticsandTheoreticalImplications)的文章于年9月8日正式发表。毕业于北京大学天文学系、现任清华大学天文系助理教授的祝伟为第一作者,东苏勃为通讯作者。

《系外行星统计及其理论意义》这篇综述文章评述了近年来行星统计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重点讨论了轨道半径较短(短于日地距离)的行星的分布情况,这是开普勒卫星的主要探测区间(见上图)。虽然开普勒卫星发现的行星为研究统计分布提供了极佳的样本来源,但是其原始数据存在着重大的局限,即缺乏目标恒星的精确参数。近年来,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来系统地刻画开普勒行星样本,从而充分实现其统计研究上的潜力。其中,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光谱巡天获得了开普勒目标恒星的最大光谱参数样本,为研究完备的开普勒行星样本作出了关键贡献。文章展望了该领域未来有望取得突破的研究方向。

ARAA由AnnualReviews出版社出版,每年一卷,发表十余篇特邀述评文章。AnnualReviews系列涵盖多学科,旨在为各领域最前沿的进展提供高度权威性的专业述评,并给科研提供方向性指导,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基本参考文献。ARAA长期以来是天文和天体物理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影响因子在60余种天文和天体物理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年影响因子为30.)。

该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基于LAMOST巡天的系外行星系统研究及观测搜寻”(YFA)等项目的支持。

来自:北大新闻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nr/18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