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学报2017年第10期推荐论文

论文题目

南极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进展

作者

朱国平1,2,3,魏联1

作者单位

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3.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摘要

南极鱼类生长相对缓慢,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年龄鉴定较其他海区鱼类更为困难。但考虑到鱼类年龄鉴定是开展渔业资源评估的基础,因此过去一些年来,硬质部位,如鳞片、鳍条(棘)、脊椎骨以及耳石等仍成为南极鱼类的主要鉴龄材料。本文对南极鱼类年龄鉴定的方法和材料进行了总结回顾,将年龄鉴定的方法和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各自优缺点。结果显示:①对于具鳞的南极鱼类,因鳞片在鱼类生长过程中存在重吸收现象,因而利用鳞片及鳍条(棘)单独鉴龄所得出的结果通常小于耳石的鉴龄结果,缺乏精确性;②南极鱼类生活跨度较大,高龄鱼体长频次分布严重重叠,以致无法准确判断其年龄结构;③耳石重量法易受到特殊个体影响而误判年龄;④因鳍条易损坏,脊椎骨采集较为困难,且许多南极鱼类无鳞,目前大多数南极鱼类使用耳石鉴定年龄,其也成为目前最为精准的南极鱼类鉴龄方法,但同时利用鳞片和耳石重量等对鉴定结果进行验证;⑤南极鱼类尚存在无统一的鉴龄标准、人为主观性较强以及缺乏早期生活史研究等不足之处;⑥为了研究南极鱼类早期生活史,耳石微化学及微结构等方法将被广泛利用。

关键词

南极鱼类;年龄与生长;年龄鉴定;耳石

棘冰鱼属(Chaenodraco),南极威氏冰鱼(Chaenodracowilsoni)样本俯视图

南极威氏冰鱼侧面图

其他南极鱼类样本

南极电灯鱼(Electronaantarctica)矢耳石矢平面图(左)和横截面图(右)

南极小带腭鱼(Cryodracoantarcticus)外型测量

感谢作者提供素材

此文的参考文献引用标准格式:

朱国平,魏联.南极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进展[J].水产学报,,41(10):-.

ZHUGuoping,WEILian.AgeandgrowthofAntarcticfishspecies:areview[J].JournalOfFisheriesOfChina,,41(10):-.

知识拓展

南极鱼类个体小,数量有限,因其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仍受到全球







































得了白巅峰能治好吗
商务BD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nr/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