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在即,你的论文满足要求了吗

转眼又来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研三和博三的师兄师姐们正在忙着很多事情,准备毕业材料,只有在达到了高校所规定的具体毕业要求,才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从而毕业。因此有的在坐等毕业,尽情的玩耍,有的却在为毕业苦恼。对于研究生来说,想要顺利的毕业还是颇有难度的,小编特地采访了本校的研究生们,带大家揭开研究生毕业的苦恼,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是否达标。

国内硕士和博士的毕业要求一般都需要在中文核心期刊或SCI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同高校对文章的数量及质量要求不一。比如小编的学校,学术型硕士毕业要求1篇IF≥0.5国内核心,学术型博士1篇SCI或3篇IF≥0.5国内核心,可能小编学校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来说,都必须在读研期间发表一篇到三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最好精益求精,发核心刊和C刊。普通期刊比较容易发,但质量一般。这个是没有明确的,这个就是要看发的是什么级别的期刊。

很多高校在开学的第一天,导师便会告诉学生最基本的研究生毕业要求,对于每个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论文质量以及发表期刊每所高校都有着自己的规定,一般来说是高校都会有自己认可的期刊库,只有在这些期刊上面发表相应的论文才能够算是达到毕业的要求,当然其中就有很多同学为了评奖评优,就会努力多发文章,所以总的来说发表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小编也采访了一些大神,一些拿过国奖的师兄师姐,发现他们在研究生期间平均都发过5篇以上文章,其中不乏有多篇SCI的,果然是大神,这是小编所不能比拟的,他们有的已经保博,有的已经被挖进科研院所或名企。同样也采访了一下本课题组做实验做到烂的直系师兄师姐,他们就比较普通了,有的刚满足毕业要求,有的可能正在发表中,在同一个专业,不同课题组的差距甚大,这督促着我们这些研一研二的师弟师妹们要好好努力了。

可能刚入学的研一师弟师妹们会认为发文章很难,或者不着急,以后再写。当然这里面也不乏有本科大神,在本科期间就发了多篇文章的。但其实发表文章并不难,掌握了必备的科研能力和写作套路,做好实验,收集好数据,就可以发表出来。

国奖师兄也介绍了他论文写作的一些方法:

1.首先写材料和方法,因为这个代表着开始。一般一旦开始就不会放弃,就像踏上一次旅程。当你用客观的语言描述完材料和方法后,你会发现不知不觉已有一千有余,然后会看到桌面上你论文初稿,期待着有朝一日把它完成。

2.再写结果部分。这部分你要言简意赅的写,因为你要充分的相信你自己精心设计的图表已经很能给读者信息了,然后选重点描述,再把所有的图表都放上。这部分写完后,主要提升你论文的长度,很有可能已经超过十页了,看页数即将完成论文的二分之一。

3.至于讨论和引言,我建议先写引言。前言主要是简单地交代一下该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以1-3段为宜,不能太长。有了引言,你就明白了这个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要解决现有研究的不足。

4.写讨论的时候首先是文献比较,看自己的结果与类似文献的异同,再寻找原因。记得讨论要和结果保持一致,从顺序到逻辑,当然只是挑重点讨论。如果讨论不知道怎么解释结果和别人差异的话,就把自己结果的关键字用Google图片的形式搜索一下,这样能更直观的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数据差异,也可以直接点入文献源去寻找可能的解释。

5.最后是结论和摘要,应该是同样重要。摘要要精髓地总结自己的研究,可以边参照一下顶级期刊的写法边写自己的。结论是全文的核心,是研究的结晶,但也就是这一部分最难写。需要你换一种表达的方式来把自己的研究宣传出去,切勿与摘要重复过多。同时结论更重要的是要总结局限和展望未来。

6.当然还有整个论文的格式和参考文献。所以一想这是一个好大的工程,迟迟不动笔怎么能写完呢,写完还得改呢,还得投呢。文章还是越早发表越好,拖到后面,会更加焦虑,毕竟投稿也是需要时间的。

当然除了学术论文,还有自己的学位论文这也是让人头疼的事。因为现在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只有通过外审才能参与最后的答辩,并且一但外审没有通过那么结果只能是延期毕业。所以,学位论文是重中之重,只有你用大量的时间去研读,用足够的精力去钻研自己的学位论文,你才能够获得外审比较好的成绩,这样才能够参与最终的论文答辩。

最后只有在读研三年期间认真的学习,认真的去实践,才能够达到高校关于研究生的毕业基本要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nr/1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