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尿引发的化学乌龙事件

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旅途上,没有谁不渴望新的发现。然而有的时候,这些发现的背后却隐藏着陷阱,稍不注意就会误入歧途。因此一名合格的研究者必须具备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最近发生在化学界的一次乌龙事件,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事情要从年说起。在这一年,来自法国和喀麦隆的研究人员把生长在喀麦隆的一种植物宽叶乌檀(Nauclealatifolia)带到实验室。这种植物在当地的传统医学中被用于消炎和治疗疟疾,因此大家想看看它里面有没有某种未知的化合物可以被用作药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从这种植物的的根部分离出了一种化合物,测定完它的结构,大家愣了:这不是“老熟人”曲马多嘛。曲马多与吗啡同属鸦片类药物,都是常见的镇痛药,但与吗啡不同,曲马多不是从植物中提取,而是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的。看起来宽叶乌檀的药用功效是来自于曲马多喽。

曲马多的化学结构式。它实际上是由互为镜像的两种化学结构组成

要不怎么说还是大自然伟大,我们人类吭哧吭哧半天搞出一种药物,人家植物早在山顶等候多时了呢。这项研究很快被化学界最具有影响力的期刊之一《应用化学》接受并发表。

这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MichaelSpiteller教授的兴趣。他的研究有时也用到曲马多,这些曲马多当然是人工合成的。植物也能合成曲马多让他感到很新奇,因此迫不及待地打开论文读了起来。可是仔细读了这篇论文后,他却觉得有点不对劲:论文中给出的从宽叶乌檀中分离出的曲马多的一些表征数据怎么和我用的样品这么接近呢?该不会是来自于人为的污染吧?

MichaelSpiteller教授(图片来源







































最顶尖的白癜风专家
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nr/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