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中国古典文献学高分考研经验帖

白癜风是怎么样的 http://www.bflvye.com/

炸庵小引:学妹人如其名,沉静寡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初试得分便超迈绝尘,为文献学专业第一名。学妹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备考,在这篇经验帖中,学妹现身说法,介绍了很多教材阅读方法,可见能考上的原因绝非死记硬背,很多时候都要注重方法。另外,学妹指出了古典文献学考研的竞争压力不大,这个事实也呼应了我向来的观点,也即古典文献学是一个不错的专业选择,尤其川大的古典文献学还是重点学科。我们知道,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如今古代文学专业竞争日趋激烈,相应的就业情况也呈现出饱和的趋势,如果你对古代文学很感兴趣而又苦于激烈的竞争,不妨考虑一下选择古典文献学专业吧。

个人情况介绍

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供各位备考的学弟学妹们参考吧:我本科就读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的国学班,本科阶段接触过文学,文献学,包括经学,小学的课程,所以也不算是跨考。这次已经是我第三次考研了,第一次考的南大,进入复试但是未能录取,第二次考的北师,差了一分,去年九月上旬辞职打算继续考北师,但是因为北师今年突然不允许考日语,所以在纠结了一阵之后换了初试内容与北师相差不大的川大。

备考时间间大概是天左右,但是这个天的时间是建立在我有本科的知识积累并且在前两年考研期间读了不少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所以要考已经改成大综合川大,如果基础不是很好,我个人觉得起码需要八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备考。

初试

Part1

政治

我的政治考的不高,只有68分。个人觉得政治复习不用开始太早,暑假开始基本够了。前期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配徐涛老师的视频课,看完一章就写0题,用来巩固。

后期冲刺背诵的时候我主要用的是徐涛的小黄书,《风中劲草》也有很多人推荐,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对我来说有点难记。

选择题冲刺阶段刷题很重要,肖八,肖四,徐涛的八套卷等等,有时间的话题刷得越多越好,真题中往往会有原题出现。主观题的话背好肖四肖八基本够了。

Part2

外语

我的外语虽然考了80分,但是我考的是小语种,没有普遍参考价值,有考日语的同学有问题可以私聊我。()

Part3

专业课一

文学评论与写作这门专业课,我的分数不算高,分,算是中规中矩的分数。我当时参考的主要是阎嘉老师的《文学理论基础》,整本书都是考点,文学评论前面部分如果想要拿高分,这本书一定要完全吃透理解甚至全书背诵,但是如果对西方文论以及古代文论了解不够的话,这本书会很难读,所以我当时还看了陈太胜的《西方文论研究专题》,马新国《西方文论史》的现代文论部分,以及李春青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论的历年真题一定要重视,因为重复率很高,吃透闫嘉本《文论基础》+历年真题前面的70分基本上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80分的文论写作,我当时主要看了刘俐俐的《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这本书,个人觉得这本书主要是提供了一些文本分析的角度与思路,写法上其实不适合我们在考场上模仿。可以另外多看一些川大文论写作的范文,一些较权威期刊杂志上的文本分析文章,或者孙绍振的一些文本解读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自己亲自练笔,我去年考前大概练习了7次左右,不用找其他文章,就用历年真题来练习,写完之后找有经验的老师,学长学姐等帮自己提意见,修改,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其实文论写作并没有多可怕,练习多了,自然能找到一些很好用的文论来支撑自己的文章。比如结构模式分析(去年我在考场上就是用鲁迅先生的“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分析的文本),新批评的反讽悖论等都是很好用的文本分析理论。只要认真练习,相信文论写作也能取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Part4

专业课二

中国语言文学这门专业课我考了分,算是一个不错的分数。这门专业包含的内容很多,给大家列举一下相关内容以及我用到的参考书。古代文学:袁本《中国文学史》以及川大的四卷本古代文学。袁本以理论为主,川大本以作品原典为主,可以互补,复习的时候以袁本为主,川大本的通论也要认真读,然后再适当背一些名篇,改成大综合以后考察作品原典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也不能不重视,比如去年的填空题就考到了《韩非子》和《离骚》的原文。现代文学:温儒敏的《现代文学三十年》个人认为吃透这本书足够了。当代文学: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这本书还有一个好处是几乎每一篇都是文本细读的典范,在复习当代文学史的时候还可以顺带学习一下文本分析的方法技巧。外国文学:郑克鲁本《外国文学史》,这本书完全够了,但是内容较多,如果时间不太多的同学可以用郑本比照一下川大刘亚丁老师的《外国文学》,在郑本上标注一下两本书重合的部分重点复习。川大本的《外国文学》理论方面涉及较少,主要是节选了很多国内外大家对文学作品分析的文章,有余力的话可以看看。西方文学是重点,东方文学部分可以大致了解一下。Tips:复习文学史的时候不能孤立地背诵复习,也要注意一些技巧方法,比如有意识的去串联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梳理某个文学流派,文学思想,或者某个文学题材的发展变迁(比如去年就考到的《西厢记》故事情节的演变过程)或者是比较一下有共同点的作家作品,(比如去年考到的雨果和波德莱尔美丑的比较)比较文学:曹顺庆的《比较文学教程》看这本书基本够了文献学:项楚、罗鹭老师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初试的话看这本书基本够了,文献学方向的同学可以再看看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或者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即使初试没有用到复试也是必要的。语言学:刘颖老师《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黄廖本《现代汉语》或者杨文全《现代汉语》,择其一即可,语言学和现代汉语重合的部分挺多的,两本书可以比照着看。古代汉语:俞理明《古代汉语》,看的时候把通论部分吃透,有余力的话可以再看看文选。因为这本书的排版是竖版繁体所以看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吃力,但是识记繁体字对于学文学的人来说是必备的素养,并且也会体现在考题上,比如文论的最后一道题有时候会是翻译并评析某段文论(据我观察大部分时候是《文心雕龙》的节选》),这段原文就全是繁体字,如果对繁体字不熟悉,那么翻译和评析就会比较困难了。所以大家还是努力克服一下,前期会比较吃力,积累多了就会轻松很多。的真题也需要重视,重复率不低,但是去年的题也出现了反押题的趋势,所以对真题既要重视也不能过分迷信,打好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川大初试题其实是比较基础的,个人认为以上的参考书对初试来说基本够了,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适当再看些川大老师的论文,或者一些名家的代表作等等。

复试

今年依然是线上复试,除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同学其他专业的同学是没有外语测试的。复试内容先是个人陈述,然后是抽题专业知识问答,题目比较基础,复习到位一般都能够答得上来,最后是老师们的自由提问,基本是围绕着个人陈述,本科课程,毕业论文等内容展开。老师们都很温柔,自信大方并且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好,有不会的问题也不要紧,如果有其他相关的了解可以说一些相关的东西,实在没有了解就就谦虚委婉地跟老师实话实说就好。我在初试的时候基本都是自己摸索,成绩公布之后才认识了炸庵学长,准备复试期间学长给我分享了川大文献学老师的课程,并且给我推荐了复试需要看的书,包括指导我联系导师等等,给了我很多帮助。我这三年考研期间也接触过考研辅导机构以及考研辅导的学长学姐,很多辅导机构编写的真题及答案不仅卖得贵而且答案质量实在不敢恭维(答案直接复制粘贴课本或者论文),炸庵学长算是我见到的为数不多的良心学长了。

结语

最后,比起文学院其他专业,文献学的竞争压力没有那么大,近几年的情况基本可以说是过线即录取,想考文献学的同学,初试过线你基本上就成功一大半了,所以好好把握初试吧!

点击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nr/16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