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成果
总第期
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
如何充分发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德育方面的功能,探索德育教育的路径:一、切实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二、突出学科特点,把好度的原则,利用教材内容,及数学发展史和先进人物事迹鼓舞学生,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数学教学中,要坚持活用教材,以情动人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严谨态度;四、德育教育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
关键词:
探索、示范、利用、鼓舞、活用、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数学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治学态度都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学对于深化小学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充分发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德育方面的功能,探索德育教育的路径,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介绍几点我在数学课堂中摸索的几点建议。
一、数学课堂上,切实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善于模仿,尤其善于在学习过程中模仿教师的行为,不管好坏,他们都会依据自己的兴趣,在短时间内模仿学会,却无法有效进行辨别和思考该行为的对错。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正确地处理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就很容易给学生留下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小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要想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首要的因素就要努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要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首先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即使学生有什么错误的行为,教师也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而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二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和领悟,进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间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积极作用,让学生从心底爱上数学,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
二、突出数学学科特点,把好度的原则,利用教材内容,及数学发展史和先进人物事迹鼓舞学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渗透是将思想、观点、精神、情操等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教育对象,使之在无意中接受,逐渐明白,从而形成高尚的品德。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以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教学时,我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插图,如四年级四则运算中例一,西宁到拉萨的铁路,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乘法运算定律中例五的植树插图,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前,在小学生中存在一些对数学的错误理解,如有的学生认为数学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数学发展始终处于滞后状态,针对这种错误的思想和认识,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予以纠正,并且进行正确地引导。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列举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事迹:在南北朝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落后,祖冲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精确地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在3.与3.之间,这比同时期的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而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认识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在公元3世纪,就提出把整数个位以下无法标出的部分称为徽数;朱世杰,公元13世纪,他就提出了小数的名称。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他们的先进事迹鼓舞学生、激励学生,并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这些例子,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中国数学发展历史上,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如华罗庚、陈景润等,我通过趣味数学课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生活趣事,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为国奉献的积极性。
三、数学教学中,要坚持活用教材,以情动人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严谨态度。
在一个人漫长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中,踏实严谨的作风和态度是其获得成功和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构成道德素质和个人操守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活用教材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求索的数学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经常给学生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数学趣味习题,如一个团队共有50名女生,需要租房,四人间每天90元。三人间每天80元,怎样租房最省钱?学生刚刚接触这样的题目,可能会觉得难,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放弃、不畏难,独立思考,敢于发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数学精神。二是要利用教材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数学态度。在这方面,小学生常常有很多不足,如有些学生作业马虎,或是计算不准确,或是书写不规范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对孩子们积极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在一项重大的科研项目里,一旦一个数字写错了,或者是小数点点错了,都会给研究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四、德育教育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德育不能搞一阵风,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长期精心培养,持之以恒的渗透,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数学中的德育渗透应遵循教育原则,将德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反复地向学生渗透其德育内容,不可厚望于某节课、某个内容。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长期地熏陶、渗透,才能收到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贵州省余庆县凉风小学:田维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
安徽省蒙城县城关七小李彪;
小学人教部编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版》。
文\储德辉编辑\伍庆
伍庆工作坊简介
伍庆工作坊,全称“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伍庆工作坊”,是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批准成立的。工作坊以“快乐数学、活力数学”为宗旨,利用课堂实践与课题研究为平台,来影响、带动、培养一批奋进务实、勇于创新的优秀数学教师团队,实现团结、合作、引领、辐射、成长、共赢的目的。
团队寄语
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勤学善思
重教研求实效谋发展实干创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