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写作之文献阅读

-第篇-

文献检索概述

早在博士生入学第一学期,就在图书馆听了几场关于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的课,但是似乎对待免费的东西总是“随意的心”,没有刻意去整理和运用。

如今,买了一个系统的课程,花了钱的“心疼”,不敢随意了。于是,认真听起来。人性好像就是这样,怪不得精英或准精英们都乐于付费,不想在花费时间和精力,考验自己的人性。

昨天学了文献检索概述部分,课程开始就提到我此前就听说的数据,科研工作者的搜索和消化科研资料的时间要占据所有科研时间的一大半。

作者强调做好文献检索与阅读,才能为其后的实验和发表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在我听来的意思是,要想走得远,调研阶段必须看得多,看得全,看得系统!

通过这一点来总结我的第一学期,非常不合格,并不是很重视文献调研,反倒是实验抓得紧。关于作者提到的找到领域的创始者和目前的前沿工作者,我几乎是空白状态。

文献检索方法

关于怎么检索文献,老生常谈了,乍一看觉得没什么可学。但,细听,我还是触碰到我的“盲区”。作者提到对于初学者按照引用次数下载到的具有影响力的文章,是要伴随科研整个过程的,反复读,反复有收获。

目前,我并无重读的经历,毕竟总阅读量就少得可怜。

除了用WebofScience来检索,作者提到学术搜索引擎,这里面我只用过谷歌学术,但是并不知道他所说的在搜索框内输入“关键词+filetype:pdf”这种方法。该方法使得我们检索到的文章都是pdf类型,便于下载。

另外,还有百度学术,按照作者介绍,从百度学术上下载的文献阅读后,论文后会提供所有参考文献的链接,方便引申阅读,但是并不是所有链接都能直接下载到文献全文。

对于文献追踪(Email-Alert),我几乎不知道。但,在期刊首页,WebofScience上都有相关功能。

学术社交网站

关于学术社交网站,我大概只知道小木虫。该课程打开了我的眼界,他提到6种社交网站。谷歌学术网站上,可以查看某大牛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他的论文被引频次等都一目了然。

作者重点推荐了ResearcherGate,绝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注册了这个网站,这个网站可直接向大牛发问,交流比较方便,并且能够插到大牛们的详细信息。

除此之外,ResearcherID和ORCID两个网站注册对于投稿或有帮助,注册后投稿,可直接用这两个账号,审稿人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到投稿人的科研及教育经历,前期工作或者课题组,所在平台优势对于审稿通过都有助益。

文献管理

关于文献管理,我一直想学习MENDELEY软件,但是没有行动。作者给出的建议是,篇以下的文献都无需使用文献管理工具,直接使用文件夹更高效。

此外,在文献下载之初就应该对文献进行分类,可以设置不同文件夹,例如按照出版时间,按照关键词等分类。

文献阅读一定要做笔记,并且保证后续能让自己找到笔记!

作者强调文献阅读远大于文献管理,一定要阅读,多阅读!

更多文章链接

不要试图扶正一棵老树

文献整理——干货(二)

我希望我们都不要错过它

干正事了——干货

《英雄之旅》:别错过你的极乐

个人简介:一明一暗,萤火之光。我是蓝澜Queen余芳芳,日记星球号星宝宝,也是一名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在读研究僧。日行一善,愿为己师,也为人师。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愿成学。原创日记第篇。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nr/13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