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钟和顺(PhillipChongHoShon)在《如何阅读社科期刊论文:学生实践指导》(HowtoRadJournalArticlsinthSocialScinc:AVryPracticalGuidforStudnts)一书提出了一套处理社科期刊论文的分析工具,以帮助读者能系统化地进行批判性的阅读、提取组织信息、摘记并用于自己的论文写作。
本书中文版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万卷方法系列《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
1从“不会写”到“不会读”的烦恼指导论文写作的书籍和课程都不少,但不少同学可能表示,看完这些书、学习完论文写作课后,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写论文。“道理我都懂,可就是不会写”的烦恼困扰着很多盯着电脑很久敲不出一段话来的学生(比如我)。
论文写作的目的在于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学术共同体。不会写论文,可能正是因为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特点在于,自己的内容必须维系和脱胎于他人的主张,每一篇文章都好比在“改造轮子”。要想改造好某个轮子,必须详细地了解到关于这个轮子的一切,材料、工艺、发展、收到的投诉等等。换言之,我们在表达自己的主张之前,要告诉读者有哪些人进行过类似的讨论和研究;为什么自己的研究是有新意的,何以丰富该领域?这个了解的过程就正是需要基于学术文献的阅读。所以,菲利普将写作上的卡克归结为阅读技巧、阅读推进和阅读管理三方面批判性阅读能力的缺欠,即不会读文献,阅读量不够,不理解或不能管理好自己读过的东西。
但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们“要批判性地阅读”,就好比告诉想要增肌减肥的人“去健身吧”一样不靠谱。好在阅读和健身一样,都有方法可循,尽管这些方法并非人尽皆知。阅读和健身都需要投入精力和时间,坚持训练才能有所成效。批判性阅读的技巧就像制订的一份详细健身计划,能提供给读者指引和参考。但同时也需要读者自己结合自身的情况取舍修改,才能有实质性的收获。
2解剖“洋八股”:社科论文的结构在了解如何阅读之前,必须要了解论文主要部分写作的内在逻辑。
彭玉生在《“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一文中,归纳出了西方社会科学经验研究中的方法论范式,他将当前主流期刊所普遍采纳的刻板写作模式戏称为“洋八股”。如果学者不遵循其格式,就难以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中国古代八股文写作讲究“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而“洋八股”则划分为“问题、文献、假设、测量、数据、方法、分析、结论”。前者用于道德哲学类文章的写作,而后者则是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经验研究的范式。虽然不同学科和领域在风格和性质上千差万别,但论文的谋篇布局上都有类似的结构。
摘要在写什么?拿到一篇论文后,最开始阅读的就是文章的摘要。摘要要求作者以非常精炼简短的文字对自己文章进行总结,读者借此评估论文的价值和关联性。和其他部分一样,摘要也有自己的逻辑形式和结构,就好比一份大餐之前的开胃菜,或者一幅引导读者的地图。
摘要的基本框架与论文全篇的框架相似。这种固定的写作模板可以给读者很好的阅读暗示。通常摘要以一句话概括当前研究成果,另一句对其进行批判;顺理成章提取出研究的空白,为自己的研究作铺垫;一两句话描述自己要做的内容,包括研究材料和方法;最后一句话描述结论,另一句写结论的启示。篇幅短小精悍,但逻辑高度紧扣。
究竟什么是文献综述?把社科研究比喻成“改进轮子”,那么文献综述部分就是为改造工作搭建厂房,提供材料的地方。经验研究的事实性决定了其不断积累的特点。改进车轮离不开其他人的制作工艺,自己的努力必须广泛地建立在他人的成果之上,不可能闭门造车。通过系统的文献阅读,才能积累领域内的学者所讨论的问题及理论脉络,进而让自己的研究植根其上,使得自己的主张具有理论基础。所以,文献综述需要有对前人研究的回顾(SummaryofPrviousLitraturs)。
其后,文献综述必须要论述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大费周折地对轮子进行改进。文献综述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即论文的创新性。既然是改进轮子,那么肯定要避免“重复发明轮子”、“炒冷饭”。那么在改进之前,就需要把改进的目标和缘由讲清楚。现有文献中是否有空白存在?那又怎样?这个缺陷为什么重要?为什么应该有人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北京白癜风医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