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去参加一个评审,与一位在某领域非常有建树的老师谈到我国的科研状况,该老师直言不讳的说:老吴,我们很多的教授,连文献都看不懂,如何做科研?他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我一直有相同的看法,只是不敢说出口而已。
看文献如何看,从一篇人家发表的文章中看出了什么,体现了一个研究人员本身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思维的慎密程度以及反向思维能力,用时髦的语言表达:创新能力。
个人认为,看文献一般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需要学会看得懂别人发表论文中的实验部分,能够从中获取做实验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已经学过的大学课程,融会贯通,看出别人没有写出来的一些操作步骤和实验条件,找出本实验的难点和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成功的将其中可取部分应用于自己的研究。如果是重复性的工作或者样品的制备,就应该能够很好的重复,甚至比文献报道的更好产率或者产品质量。
第二层次:刚刚参加硕士论文时应该达到对论文的科研过程完整理解的水平。除了能够熟练的真正看懂实验部分外,能够看懂“实验仪器和材料部分”、“结果与讨论”和“结论”部分,明白人家采用什么技术、做出了什么、得出什么结论。这是做科研工作非常重要的积累过程,也是进一步提高的基础。
第三层次:硕士毕业或者博士开始阶段应该达到对学问或者学术发展的方向了解的水平。这个阶段应该已经比较清楚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是什么性质,在本研究方向处于什么水平。在看别人的工作的时候,开始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白癜风用什么药膏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