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杨柳
编/付慧真
信息资源管理系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AuthorContributions
年,一篇由Pandey,Leech,Milton,Singh,Verma5人发表在期刊《GEOLOGY》上题为“EvidenceofformermajoriticgarnetinHimalayaneclogitepointsto-km-deepsubductionofIndiancontinentalcrust”的论文被撤销。
撤销声明中写道:Geologyhaslearnedthatthephotographedthinsectioncannotbelocated.UntilanalyticalresultscanbereplicatedfromaHimalayanrock,wemustconcludethatrelictmajoritehasnotbeendemonstratedtoexistinHimalayaneclogites.Accordingly,GeologyretractsthearticlebyPandeyetal.即拍摄的薄片不能被定位,在喜马拉雅榴辉岩中没有证明存在孑遗。
撤销声明的结尾引起了我们注意,它以这样一段话作结:
AuthorContributions:A.PandeyobtainedthinsectionsfromP.K.Verma,andphotographedandanalyzedthemineralsshownintherelevantfigures.M.LeechworkedwithPandeyonthetectonicimplicationsofthereportedmajorite,basedsolelyonthepublishedphotomicrographs.A.MiltonmanagedthelaserICPMSlaboratoryusedbyPandey,andsetuptheinstrumentforanalysisofPandey’sthinsections.P.SinghoriginallystudiedtherelevantsamplesaspartofhisPh.D.dissertation,butdidnotfindanyevidenceformajoriticgarnetthroughprobedata.VermasuppliedthethinsectionsforPandey(ProfessorVermaisnowdeceased).
即作者贡献声明:Pandey从Verma获得薄切片,并拍摄并分析了相关数字中显示的矿物质。Leech与Pandey合作,仅根据已发表的显微照片对所报道的大岩石的构造影响进行了研究。Milton管理激光Pandey使用的ICPMS实验室,并建立了分析Pandey薄切片的仪器。Singh研究了相关样品作为他博士论文的一部分,但没有通过探针数据找到任何大型石榴石的证据。Verma为Pandey提供了薄片(Verma教授现已去世)。
那么,撤销原文和撤销论文中均提到的这个作者贡献声明是什么呢?
一、由来?
作者贡献声明是伴随着合著论文的增多,学术期刊开展规范化工作的结果。
其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对某篇期刊论文的作者所作的贡献进行描述,告诉期刊和读者,你为这篇论文的写作做出了哪些工作,你为这篇论文的发表付出了哪些努力?
有人会问,在看一篇论文时,通过图表和文字结合的描述,我们已经不难猜到作者为此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为什么还要通过这样一种声明方式来告知大众呢?学者张闪闪在其文章“作者贡献声明对学术期刊的影响”中,将其产生的原因概括为三点:署名危机、学术不端和马太效应[1]。简要概括来说,就是源于合著作者关于署名权的纠纷以及合著论文学术不端的难以归咎问题。
我们小组着眼于撤销论文的研究,在此角度上,作者贡献声明的兴起和撤销论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个概念诞生之前,学术论文被期刊撤销的众多原因中,有两个占据大头,一个是包含抄袭、伪造、篡改等的学术不端现象,一个则是作者内部难以统一意见。对于前者,由于近年来一篇论文中列出的作者名单越来越多,对于学术不端的责任追究和惩戒机制难以规范操作,无法精确追究到底是谁的责任;而后者则也是合著论文带来的矛盾与争端,有的名单在列作者声称自己根本没参与也不知情。
这里不得不提到几个概念:
1.超级著作权:数量庞大的作者名单。例如: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工作团队的科学论文创造了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记录——有超过5,名贡献者。
2.荣誉作者/嘉宾作者/挂名作者:对论文研究工作无贡献却赫然在作者行列
3.代笔作者:为撰写做出贡献但不在作者行列(常见于一些技术行业的双方雇佣关系,你写文,我给钱,你有了钱,我有了文章...)
在这些概念的背景下,规范作者署名权,建立标准的量化作者贡献声明机制以解决合著作者纠纷、精确归咎和惩戒学术不端行为,显得至关重要。
二、定义?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国际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ICMJE)的提议:根据以下4个标准来确定一篇科研论文的著作权:
(1)Substantialcontributionstotheconceptionordesignofthework;ortheacquisition,analysis,orinterpretationofdataforthework;
(2)Draftingtheworkorrevisingitcriticallyforimportantintellectualcontent;
(3)Finalapprovaloftheversiontobepublished;
(4)Agreementtobeaccountableforallaspectsoftheworkinensuringthatquestionsrelatedtotheaccuracyorintegrityofanypartoftheworkareappropriatelyinvestigatedandresolved.[2]
即:
(1)对论文研究工作的概念、设计或者对数据的获取、分析以及阐释做出实质性贡献;
(2)负责论文的撰写工作或者对重要的论文内容进行关键修正;
(3)通过了论文发表最终版本的决定;
(4)同意对成果的所有方面承担责任以确保成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因此,不全部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的研究人员不可被列入作者名单,只能出现在论文的致谢名单上,包括那些只提供了设备、技术、资金甚至是名气和声望的研究人员,可以被致谢,但不能作为论文作者。
在经历上述合著论文产生的一系列纠纷后,国内外一些期刊开始建立这样一个“作者贡献声明”的信息版块,系统地描述了合著论文中每一位作者对该研究工作的具体贡献,也即个人分担的工作内容;一般位于论文结尾,主体内容结束后;存在表格和文本两种形式;名称为作者贡献说明或作者贡献声明(Authorcontributions)等。但目前并不是所有期刊都加入此说明版块,且其均为各期刊自己制定,尚无学术界统一标准的规定和定义。
如图,为两位学者崔林蔚、陆颖发表在期刊《图书情报工作》题为“基于作者署名排序的作者贡献要素分析———以《图书情报工作》-年作者贡献声明为例”的论文,其作者贡献声明版块描述。
如图,为多为学者在《NATUREGENETICS》上题为“Lungregenerationbymultipotentstemcellsresidingatthebronchioalveolar-ductjunction”的文章,其作者贡献声明版块描述。
三、现状?
目前,国内包括《图书情报工作》、《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中华医学会》等期刊,国外包括《Nature》、《NATUREGENETICS》、《GlobalEcologyandBiogeography》、《GEOLOGY》等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作者贡献声明机制。虽然包含的具体内容描述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包括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和修改这几块内容。
但是,截至目前,国内学术界较之国外,在此方面不仅实施的期刊数量较少,声明的要素标准化欠缺,而且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也较大,作者贡献声明机制尚集中于图书情报学和医学这两个学科领域,学者张梦莹、章成志、王杰在其题为“不同学科的作者贡献分布差异研究——以图情和医学领域的四种期刊为例”的论文中,对此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3]。
与此同时,国内相关主题的研究工作数量也不多,在现有的研究中,也多集中于理论分析和构想阶段,其中包括细致的声明所含作者贡献要素的统计分析。
四、展望未来?
由于目前学术界对于作者贡献声明包括哪些要素,该怎么写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期刊在此方面也较少明确限制,很多作者不知道到底该写些什么,该怎样写,合著者的纠纷仍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建立标准的、规范化的作者贡献声明机制尤为重要。未来也必将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发展进步。
“一个国际非营利性标准机构——科研管理信息联盟推进标准(CASRAI),其创建了一个名为CRediT的作者贡献的标准化列表,允许不同的期刊使用相同的贡献者描述列表来替代自由文本描述,从而帮助各种出版物的数据分析。目前CRediT已经被集成到电子投稿系统中,例如EditorialManager。
还存在一个开源组织OpenRIF,其致力于开发并促进可以帮助科学界连接和分类学术学习数据及其对学习贡献的基础实现,同时与其他计划(如ORCID,SHARE或DataCite)相结合,为学术界创建一个更加透明的信息平台。“[4]
相信今后,致力于作者学术贡献标准化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多,作者贡献声明将会发展地更加完善,不仅避免合著作者内部纠纷,同时帮助期刊进行责任追究,帮助资金资助者进行及时追踪。
参考文献:
[1]张闪闪.作者贡献声明对学术期刊的影响[J].编辑学报,,30(04):-.
[2]ICMJE——DefiningtheRoleofAuthorsandContributors“WhoIsanAuthor?”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