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财会瞭望哨第篇推文”
仅用于学术交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发刊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Chen,D.,Kim,J.,Li,O.Z.andLiang,S.,,“China’sClosedPyramidalManagerialLaborMarketandtheStockPriceCrashRisk”,TheAccountingReview,93(3):-.
内容提要: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金字塔劳动力市场中,一旦国有企业管理者选择留在该系统内,将享受不可转让的福利,且管理者处于劳动力市场中的政治级别越高,可获得的外部就业机会就越少。由于其对职业和财富的追求,国有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公司时倾向于采取谨慎的态度和规避风险的行为。本文使用中国国有企业-年“公司-年度”数据研究发现:管理者政治级别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呈负向关系,此种负向关系主要显著存在于管理者年龄较小和任期较短的公司。此外,这种影响在市场力量薄弱的地区、无外国投资者、无政治关联以及管理者未处于晋升期间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聚焦于中国特色政治环境下,相对封闭的金字塔劳动力市场结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
研究动机政治排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反映了企业管理者在国家中的政治级别。出于中国特有社会制度的考虑,国有企业被赋予政治身份,使其能够融入国家政治体系之中。国家要达到政治目标,通常会利用国有企业级别的设计和分配来进行控制,而被指派经营国有企业的经理人自然也会获得政治级别,因此企业级别和经理级别是并存的,属于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国有企业管理层具有双重身份,党代表可以是董监高成员,董监高的党代表也可以进入党委。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在被任用时,获得双重提名,当他们收到公司董事会提名为高管时,也会从党委人事组织部门获得政府官员的提名,获得政治级别。国企的管理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工作,在这个相对封闭式劳动力市场中通常采用“锦标赛机制”(锦标赛机制:在一场竞争中,参与者们都竞争同一份奖励,获胜者会得到奖励,而失败者只有些许的奖励,甚至没有奖励。参与者处在不同的竞赛阶段,他们的目标和竞争基础都是不同的。本质上,最终目标都是留在游戏中并获得参与下一次比赛的机会)。
理论框架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的“锁住效应”使他(她)们很难在外界获得同等条件的就业机会,因而国有企业的管理者通常也不会自愿辞职,进一步提高了其维持系统内自身地位,且管理者政治级别越高,这种“锁住效应”越强。同时,信息不对称加剧了“锁住效应”,外部劳动力市场很难观测和评估国有企业管理者所获得的隐性收益,且这种隐性收益(对资源控制的权利、非金钱利益、声誉提升、社会认可)较大,留在系统内部并努力获得升迁机会是更可行的方案。
一方面,根据“锦标赛式排名”理论,高级别的管理者在系统内已经具有了竞争力,冒风险行为可能给他们带来巨大损失,且管理者政治级别越高,受到上级严格管控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相比于级别较低的管理者,高级别的管理者会表现地更加谨慎,倾向于不犯错误以达到业绩目标使上级满意。另一方面,根据Tullock()提出的“官僚政治”理论,中国的政客评估机制取决于政治制度而非客观的业绩表现,政客通过使上级满意而获得晋升,因此国有企业管理者更拉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