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
巧引文献,开启发表之门
HAPPYNEWYEAR参考文献是科研创新的奠基石,学术研究的源泉。
还记得研究生时代,导师嘱咐最多的就是广泛阅读文献,尤其是英文文献,提高英文阅读水平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综合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获知国际研究前沿,发掘灵感,从而获得启发,确定自己的选题。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在19世纪60年代疟疾盛行时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启发,开始研究针对疟疾的特效药,年分离出了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
图片来源于微博
拿破破Napopo有的审稿专家在审稿过程中,一看参考文献,二看结果图表,三看组织框架,四看语言逻辑,要想赢得审稿专家及编辑、主编的芳心,必须巧引文献。
引而有据
在科研选题论证、调查研究之前要查阅文献,掌握科研发展动态,了解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最终确定自己的研究选题。
有些作者没有认识到参考文献的重要价值,在论文写作中借用别人的观点却没有标注参考文献。
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1]
如果在文章中没有注明数据来自《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大家就会对数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引而有新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继承性。一篇文章通过观察其参考文献的新旧、来源期刊、外文文献的数量与质量,以及论文与参考文献的内容比对,大致就可以看出文章的创新性与整体质量。
对来稿量大的高水平期刊的编辑及审稿者来说,初审和外审对参考文献的新是有要求的,如果是在最新文献基础上的研究,在编辑初审、外审过程中就会受到格外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