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博士涨薪那么难

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三十而立,源于古人对30岁这一人生阶段的理想定位。“立”什么?立身、立家、立业缺一不可。

而当代博士的30岁,却颇显尴尬。头顶“Dr.某某某”的学历光环,脚下铺设多条康庄大道,但和“三十而立”四个字,仍咫尺天涯。与之相对的,是“三十难立”“喊穷”“啃老”等困局。

追求诗和远方,需要路费;向往星辰大海,得有门票。博士作为高等教育“塔尖”人群,是当代科技创新发展生力军,社会上呼吁博士“涨薪”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截图:文章《博士生啊,太穷了》留言

塔尖人才,穷且益艰?

早在年,中科院院士杨玉良曾提出:我国博士生的生活过得“不体面”,建议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

十余年过去,给博士“涨薪”的话题再度被提起。在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东南大学教授吴智深表示:阻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三大瓶颈中,便包含了“博士研究生资助和津贴较低”。

那么,我国博士生的“收入”究竟如何呢?

奖助学金,经济主来源

一般而言,我国博士生补助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国家及学校奖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捐赠类奖助学金、以及“三助一辅”岗位津贴。

博士生奖学金旨在奖励在读博士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取得优异成绩而设立。根据奖学金作用的不同,分为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等。国家奖学金主要奖励给1万名学业成绩极其优异的博士生,且每生每年为3万元。

学业奖学金则是为激励研究生潜心科研、勇于创新而设立,以中央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为奖励对象,博士研究生奖金每生每年为1万元,并在每年11月30日一次性发放。此外,专项奖学金主要是由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设立,仅用于奖励在某学科、专业、领域极为优秀的博士生,覆盖面十分有限。

博士生助学金主要用于补助博士生基本生活支出,分为国家助学金和校发助学金。当前国家助学金数额为:中央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1.5万元,地方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1.3万元。也就是说,每个博士生每月可拿到千元出头的补贴。

此外,随着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要求将研究生“三助一辅”所需经费纳入研究生培养经费进行统筹安排。此后,我国多校皆明确要求所有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担任至少一门课程的教学助理,并要求相应的工作量。以南京大学为例,“三助一辅”政策能为研究生增添每月几百元或近千元的收入。

图源: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jq/1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