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我校多年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年评为河南省名牌专业、年确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年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年评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艺工结合,具有工程技术和艺术以及营销相互融合的交叉的学科。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服装材料、设计、生产、营销及管理等服装产业链中关键环节的知识,具备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生产管理及营销策划的能力,服务于服装产业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本文向大家展示部分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线下我们同期进行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公开毕业答辩,期待您莅临现场点评。
一、服装结构与产品开发类
海南中西部地区传统服饰元素分析与应用设计
作者:曽越颖指导教师:郑茜
本课题通过对海南中西部地区民族服饰元素研究,研究分析海南中西部地区传统服饰,分析已有的海南中西部地区设计案例。挑选具有民族特色的纹样及款式特征融合到现代女装设计中。将应用的纹样制作成印花布料,并进行服装制作实践,通过试穿、评价,分析服装设计效果。为海南中西部传统服饰传承和创新起到积极作用。
2.宋代服饰风格在改良汉服中的设计应用
作者:张宁可指导教师:郑茜
本课题通过研究宋代服饰形制、色彩搭配风格以及陶瓷和绘画领域的审美风格,进而总结出宋代的审美风尚。提取宋代的代表元素进行设计应用,并进行成衣制作,最后通过分析成衣效果,说明设计的意义。
3.基于解构风格的女西装设计及其产品开发
作者:刘盈盈指导教师:杨凯
在解构思想的影响下,女性西装运用解构手法也在不断地变化,使传统女西装的造型通过解构进行各种理性或非理性的创造展现出独具一格的服装视觉艺术感。以解构主义在女西装中的设计运用为目的,探究中西方不同解构服装设计师的作品,梳理解构服装特点并归纳出解构主义的表现手法如何在女西装中运用,采运用解构技法在已有的女性西装中进行创作,一方面是通过堆叠,破坏,分解,打乱重构的方式,将服装从固有的结构造型转换成新的结构,另一方面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解构的多元化的特点,论证了解与构是相辅相成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解构女西装会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和喜爱,论证了未来解构女西装的发展是逐步上升的。根据解构的特点运用到设计实践中,进一步验证解构风格在女西装设计中的创新价值和潜在影响。
4.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与结构中的应用
作者:黄家怡指导教师:庹武
本课题概述了视错觉的起源及发展,对视错元素进行了领略与探究,分析了多种视错觉的产生因素,总结了视错觉的设计原理及表现方式,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剖析了视错觉在服装局部结构中的应用,通过该方式去论证服装结构与视错觉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弥补人体局部不足的目的,最后论文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实践,以服装结构为基础,以服装造型为媒介,以服装面料质感,颜色为辅助进行服装创作设计,通过以明度视错作为系列设计的第一表现手法,褶裥造型结构作为第二表现手法,以此使服装在被人体穿着走动时因褶裥造型的活动所引起的黑白交叉的动态视错感,达到重塑人体体形的效果。目的是将视错觉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在服装中体现,进一步促进视错觉在服装中的多元化发展,也为当代女装造型的个性化和功能性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
5.宋制现代汉服结构及工艺研究
作者:刘思雨指导教师:赵静秒
本课题基于宋朝服饰特征进行现代宋制汉服结构及工艺技术的系统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书籍、调研等了解宋朝服饰的文化背景以及宋制汉服的款式特点及发展状况;收集大量图片,研究宋朝男女日常服饰文化、服装款式、结构特征等,按照宋朝男女日常服饰分类,一共研究了24款宋制汉服详细的款式、规格及结构细节,记录制图要点,分析样板构成,提取宋制服装的款式特征及结构要点;最后,考虑人们对现代汉服的基本需求,选取出6款宋制汉服进行设计制作,记录工艺方法及流程。本论文的研究有利于人们了解宋制汉服的形制及结构特点,也为现代汉服结构设计及工艺制作提供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参考。
二、服装舒适性及实验方向儿童柔性温湿度监测服用产品的关键工艺研究
作者:张文慧指导教师:郑艳
本课题将探究使用缝纫线迹作为智能服装电路传输线的可行性,并对用于监测儿童温湿度的智能服装提供参考。通过对缝纫线迹结构的分析,选定、、、四种线迹,并考虑和线迹中导电纱线的位置,设计实验研究其电学性能和服用性能。
2.酚醛纤维的湿法纺丝研究
作者:胡洪琼指导教师:杨凯
论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硼酸改性酚醛纤维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在合成酚醛树脂过程中通过加入的氢氧化钠化学试剂提供的碱性环境,以5%PVA(聚乙烯醇)溶液为溶剂,分别加入6%、8%、10%、12%、14%、16%比例的硼酸改性剂与多聚甲醛、苯酚试剂聚合反应得到硼酸改性酚醛树脂,再加入适量的乙醇搅拌成纺丝原液。以此为原料,每一批次都通过在固定的50℃恒温凝固浴中湿法纺丝和分别在℃、℃、℃、℃、℃、℃、℃固化,制备硼酸改性酚醛纤维,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对纤维拉伸性能和测试单根纤维横截面积进行表征,对不同硼酸比例的添加量、不同热固化温度对酚醛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
3.液态水传输及抗紫外涤纶织物的功能整理研究
作者:王慧萍指导教师:刘淑萍
涤纶织物作为服装领域的常用纤维,因吸湿性差等缺点影响其在服装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对其进行功能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浸轧和喷涂的方式对涤纶织物进行亲水整理、抗紫外整理及液态水传输/抗紫外复合整理,借助红外分析、接触角、润湿时间、UPF值、UV-A/UV-B穿透率、断裂强度、透气性等一些列表征方式进行性能表征。结果如下:涤纶织物的亲水整理最佳喷涂浓度为3wt%,层数为3层,此时的润湿时间效果最佳,亲水性及力学性能俱佳;抗紫外整理效果最好的为浓度0.31wt%、温度60℃、时间30min,此时紫外防护效果优良,UPF值可由原样的32.2升至44.0,且其力学性能也较为优良;复合整理最佳整理方式为喷涂+喷涂,即织物正面抗紫外喷涂整理+反面亲水喷涂,此时的透气性、断裂强力、接触角紫外防护性能及红外分析和电镜图分析效果均较为优良。
4.导电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陈海霞指导教师:刘让同
本课题通过设计六种不同的组织、柔性导电纱线、以及导电纱线的不同配比及排列状态。考察织物组织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分析导电纱线不同配置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讨论纱线的导电性能及其导电机理以及位移电阻变化规律;研究不同导电纱线配置下,导电织物组织对人体运动和健康检测信号影响。结果表明:沿纬向电流经过织物时其纱线均为并联状态,6种不同组织织物电阻差异不大,但导电纱线配置对导电织物导电性能影响较大,电阻随导电纱线占比的增加而减小,导电纱线在织物中的占比对织物的导电性能具有决定性。在应用测试方面,证实织物能够同时检测微小压力和强大压力的宽范围检测范围,证明了其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可以满足对人体健康的监测功能,显示出极好的应用潜力。
5.交联剂在尼龙织物抗紫外整理中的应用
作者:崔焕焕指导教师:刘淑萍
尼龙织物作为合成材料,具有抗拉伸,耐热性,耐疲劳性,耐腐蚀性好的优点,应用广泛,尤其是户外服装。但尼龙织物耐光性较差,在长时间的日光照射下,会使它强度下降,因此研究尼龙织物的抗紫外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自制的紫外吸收剂以浸轧的方式对尼龙织物进行抗紫外整理,探讨了紫外吸收剂浓度、整理温度、整理时间对其抗紫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紫外吸收剂浓度为0.16%,整理温度为60℃,整理时间为30min,其抗紫外性能最好,所得织物的UPF值为37,UVA的透过率为2.36。为改善织物抗紫外性能的耐久性,分别采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戊二醛作交联剂,探讨了其浓度、整理温度、整理时间对织物抗紫外性和耐水洗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时的最佳整理方案为交联剂浓度4%,整理温度70℃,整理时间45min。在该整理方案下水洗后织物的UPF值为36.95,UVA的透过率为2.50,交联剂为戊二醛时最佳整理方案为浓度3%,整理温度40℃,整理时间15min。在该整理方案下水洗后织物的UPF值为38.8,UVA的透过率为2.95。
6.交联剂在涤纶织物阻燃整理中的应用
作者:魏盈盈指导教师:刘淑萍
本课题主要对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耐洗性进行研究,通过将植酸/角蛋白作阻燃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性聚氨酯两种交联剂,并采用采用浸轧烘焙法和喷雾法进行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分别探究阻燃整理液中甘油醚、水性聚氨酯作交联剂的浓度对提升阻燃整理后织物的耐洗性的影响,通过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微型量热、热重、透气等测试表征阻燃涤纶织物燃烧性能、物理性能、耐洗性上的变化。结果表明:甘油醚作交联剂时,过水洗后,涤织物极限氧指数达到了24.2%,损毁长度为10.5cm,续燃时间7s。当水性聚氨酯作交联剂时,水洗后极限氧指数为23.2%,续燃时间和损毁长度分别是8s和10cm。即经过这两种交联剂处理的织物,水洗后阻燃效果虽有下降,但仍有一定的阻燃效果。
7.无纺布的功能整理及其导电性研究
作者:徐文秀指导教师:刘淑萍
本课题以聚丙烯、聚乳酸无纺布为原料,以苯胺和石墨为导电剂,通过后整理的方式赋予其一定的导电性。探讨了苯胺聚合整理时的浸轧次数,石墨整理时的石墨浓度和浸渍时间对无纺布的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胺溶液处理PP无纺布时,三浸三轧效果最好,电阻最小,PLA无纺布是浸轧次数为14时电阻最小且稳定;石墨处理PP无纺布时,石墨浓度为10%、时间为30min、22℃时,电阻最小,PLA无纺布是石墨浓度为8%、时间为30min、22℃时效果最好。同时,处理后的无纺布强度相对降低。
8.涤纶织物的透湿功能整理研究
作者:周泽燕指导教师:刘让同
本课题将以涤纶机织面料为基体材料,采用聚醚氨基类亲水硅油对涤纶织物进行透湿功能整理,通过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探究整理浓度、整理时间、整理温度对涤纶织物透湿性能的影响。经过极差、归一化、权重计算等数据分析找出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优化工艺验证,从而达到改善涤纶织物的透湿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涤纶机织面料经聚醚氨基类亲水硅油整理后,涤纶纤维表面粗糙界面已形成,使得织物的透湿性得到明显改善。最佳整理工艺如下:整理浓度4%,整理时间1min,整理温度90℃,织物透气率为.36mm/s,正反面接触时间分别为0.s和1.s,正反面滴水扩散时间为7.02s和4.64s,经纬向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7.33%,42.27%,经纬向断裂强力分别为.10N和.63N。
三、市场营销及品牌管理基于淘宝平台的女装品牌客服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赵靖婷指导教师:郑艳
本文主要以Servqual服务质量模型为基础,参考其他学者对电商客服服务的研究文献,从服务态度、服务关怀度、服务效率、服务灵活性、专业可靠性、售后服务六个维度提出基于淘宝平台的女装品牌客服服务质量体系模型。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了研究假设和评价体系,得出了基于淘宝平台的女装品牌客服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总结了各评价维度对淘宝女装店铺客服服务质量的影响权重大小。研究结果为女装电商企业选拔培养优秀的电商客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评测方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