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universityofHongKong
背景介绍
傅同学
学校:财经类院校TOP5
本科专业:会计
绩点:3.84/4(前4%)
托福:+
GMAT:+
上回书说到,我做出了申博的决定,并且做了一些准备——案例分享
港大会计PhD申请小结(一),这一篇我会详细讲讲申博两份最重要的文书——PS和RP——的撰写和修改历程。
PS
我在大三过后的暑假考了GMAT,又自己思考了一下RP选题(一开始自己想题目真的很不着门路啊),大四上真的要开始准备申请材料了(真正要辛苦的事情才刚开始)。
由于我是硕博混申,所以在我确定研究题目的期间也在做硕士资料的准备。我最大的感慨就是:搞PS真的不是人干的活!我还从未对哪篇文章如此费神费力——这个硕士PS花了一周,也不知道具体改了多少遍,苍蝇老虎一起抓,最后又请上海纽约大学(ShanghaiNYU)的nativespeakerMarcell改了一版……以为这就完事了?对于硕士申请,这才刚开始,因为每个学校的essay要求都完全不一样!!
改完PS还改了两版简历,简历相比PS要好多了,但是依然很磨人。不只是内容的删改抉择,格式上的细节也是要一点一点去调,对于我这种不拘小节的人来说就是违背天性别扭至极。这些改完居然就匆匆到了第一个硕士的申请了,真的极速快进版essay、网申、付款无缝衔接,搞得我心力交瘁,最后居然还没申到……(血书NYU还我血汗钱/误)
当然申请博士也需要简历和PS,这两部分和硕士材料有一定相似度,就是简历要更详细突出研究经历,PS除了写研究经历,还要表决心,证明自己能坚持读博并走学术道路。这东西难就难在空口无凭,我也说不出什么标准答案可以让评审信服。这部分和申请机构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只是单纯的“学生提供信息,文书老师帮你连词成句”,肯定是不行的,关键学生也看不出来怎么不行。
要开始写博士PS了,突然发现硕士PS与之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至今我也没想到如何说服申请官认可我有读下去的信念。可能最可信的办法是有很多研究经历吧,但我又偏没有(sigh),所以下笔起草就比硕士项目难很多,拖拖拉拉总算是磨出了一个大概,之后就是无止境的修改。这个时候我多数时间在家里,白天很拖沓,都是大晚上才开始修改,改完发过去,老师又坚持要当晚修改,这样简直互相折磨,有时一晚上还来回好多次,有几次我12:40以后才接完电话去洗漱,作为不曾熬夜的人来说那段时间直接移动了我的作息,导致现在也难以在12点之前睡觉……
不过也是因为和Tim老师一遍遍沟通交流(真的仿佛打球,我改完发过去,他带着新建议打回来),在长期接触中也更加了解我的经历和性格,在给我意见的时候就可以非常贴合我的特点,这份文书最后成品真的给我一种用心血铸就的感觉。而且作为一个比较低调的人,其实硕士博士一直自己吹自己还是蛮挑战的,写的我心惊肉跳……但是也似乎令人自信?在面试之前想想自己的PS,就觉得“嗯,我真棒!”这对面试的气氛其实很有帮助XD
RP
似乎这个时候才有精力认真进入有论文选题阶段——而这又是一个痛苦的故事——学术界以轻蔑的姿态向我炫耀:我这里什么都有了,你想到的我有,你没想到的我也有,想想清楚谁教谁做人?
好像无论怎么搜索,都是人家研究过的话题,要么就是无法实现的话题,现在我觉得,只有对这些领域有了足够多的认识,读了很多的文献,才可能相对容易地获得一些可行的灵感,哎,果然还是要熟悉文献哦……
所以有一个小建议,最好阅读一定量文献(要和选题相关哈)之后尝试选题,并且要积极找老师沟通,对于初学者会有很大帮助。大家可以试试GoogleScholar,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