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组一等奖
王新新老师和崔雪婷
崔雪婷获奖感言:
感谢日语系推荐我们三名届毕业生的硕士论文去参加“卡西欧杯”优秀硕士论文的评选,我们的成绩与日语系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都密不可分。这次能在文学组赛道获得一等奖,特别感谢我的硕士导师王新新老师一直以来在学术上的倾囊相授以及在生活中的悉心关怀。新新老师是我的日语启蒙老师,从本科论文到硕士论文,七年来正是因为老师的耐心指导,我才能在文学研究这个领域顺利入门,也正是因为老师的不断鼓励,我才有信心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在同时攻读两个硕士学位的同时完成高质量的论文。很幸运能在南开日语系学习多年,每位老师的教诲和帮助我都铭记于心。感谢级日语系学硕班优秀又可爱的同窗们,希望我们都能拥有光明的未来,为母校争光!
我目前在日语系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今后也将不忘初心,继续带着对于研究者事业的敬畏心,还有对于日本文学研究的使命感,更加刻苦和用心地在学术道路上勇往直前。祝福我们的日语系越来越好,也期待后辈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指导教师王新新老师获奖感言:
这项赛事到去年是第13届了,因为它是目前全国日语语言文学学科唯一一项全国性硕士论文评选活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因而也受到全国各高校的高度重视。这一次,我们南开日语一共选送了三篇(语言、文化、文学方向各一篇),获奖率%,很令人振奋。崔雪婷同学以一篇《试论日本现代戏剧文学中樋口一叶形象的变貌——以明治的雪头痛肩疼的樋口一叶女作家为中心》,从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众多论文中脱颖而出,斩获文学组最高奖,更令人欣慰。
说实话,作为指导教师,我对这个结果并没有感到很意外,反倒觉得“实至名归”这个词更合适些,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我们的努力和付出配得上这个奖。也正因如此,我们格外感谢各位专家评委的慧眼识珠。
雪婷的本科论文就是我带的。那会儿她是(现在也是)一个铁杆“一叶粉儿”,一心想做樋口一叶文学的研究。出于对论文创新性的考虑,我建议她做一个既能保全对一叶的喜欢(因为学生的兴奋点太重要了),又能对目前的一叶研究有所突破、有所贡献的课题(因为学术上的独创性就更重要了)。我们经过多次碰撞,终于擦出了第一道火花,确定了本科论文的题目——《井上厦作品中的樋口一叶形象——以头痛肩疼的樋口一叶为中心》。随后,我们一点点地设计,带她参加学会、鼓励她参加南开大学与日本知名高校合办的研究生论坛、向杂志投稿、参与南开大学-金泽大学硕士双学位项目等等,既要顾及和金泽大学那边要提交的论文的协调,也要考虑到博士阶段课题的可持续性。这样,每一段都有每一段的目标,每一段之间都有衔接、对应和互补。可以说,从本科论文开始,我们就在为硕士论文、乃至博士论文做准备了。所以,当大多数同学在为开题苦思冥想、不知道做啥好时,雪婷已经在进行田野调查或整理资料或分析文本了。
接下来完成论文的工作就是大同小异的了,从理论到方法,从内容到结构,一点一点地磨呗。在奔向目标的路途上,导师要引领,学生要回应,基于相互信任建立起来的“师生共同体”就会像一驾战车,所向披靡。雪婷勤思、好问,哪儿进展不动了,文本哪句话该怎么理解了,又找到什么新线索了……即便是在金泽大学学习的一年里,来自雪婷的电话也会隔三差五地响起。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学生对导师的唯唯诺诺、言听计从,有的只是双方的互通有无、共同应对。日语系的很多老师都在开题等各个环节给予了无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