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新疆伊犁特克斯县发现两篇完整的藏文文书,原收藏于当地藏传佛教寺院,经笔者考证,为年自伏尔加河流域东归的土尔扈特人所携回。作为遗留性史料的这两件藏文文书,为史家探索17-18世纪土尔扈特、西藏地方以及清廷三者间的交往,开启了一扇大门。结合藏文档案、托忒文史籍与清朝官方文献,可知咱雅班第达圆寂后,其弟子所组成的卫拉特大库伦于年由额尔齐斯河中游远徙至今日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一带,并与土尔扈特人建立联系,自此成为土尔扈特联系西藏地方与清朝的重要桥梁。由现存藏文档案可以确知,17世纪以来,土尔扈特人即便受到地理的隔绝与沙俄的阻挠,仍然通过卫拉特大库伦与西藏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联系,更促成土尔扈特数度绕道北京前往西藏进行朝圣之旅。本文最后讨论18世纪后期随土尔扈特东归的卫拉特大库伦如何被纳入清帝国的边疆秩序中,及其最终淡出历史舞台的过程。
关键词:土尔扈特,清朝,卫拉特大库伦,西藏,甘丹颇章;咱雅班第达
一、18世纪西藏与土尔扈特间的往来文书
居住在中亚地区的土尔扈特人,曾经在清、俄两大帝国的博弈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17世纪初,原居于今日新疆北部一带的土尔扈特人,因准噶尔人的兴起,迁徙到今日俄罗斯境内伏尔加河流域。而18世纪下半叶,土尔扈特人又因与俄罗斯政府的龃龉以及清朝的招抚,而徙回新疆境内。
土尔扈特人在-年举部东归前后的历史背景,中外学人已多有讨论。[①]一般普遍认为土尔扈特东归的重要原因,除了俄罗斯对土尔扈特强行征兵外,土尔扈特人的藏传佛教信仰与沙俄东正教政策的冲突,亦是关键之一。乾隆帝《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载:“今之汗渥巴锡者,即阿玉奇之曾孙也??而俄罗斯又属别教,非黄教,故与合族台吉密谋,挈全部投中国兴黄教之地,以息肩焉。”[②]由此可见,土尔扈特对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崇信,是促成其东归的重要因素。关于18世纪下半叶东归以前,土尔扈特与西藏地方政教领袖之间的具体交往过程,则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近年相关满文档案的出版,学者方得以通过清朝方面的记载,对土尔扈特与西藏关系进行开创性的研究。[③]除了清代满文档案,以藏文、托忒文书写的多语种文书亦是推进土尔扈特与西藏关系研究的关键史料。如近年伊犁哈萨克斯坦自治州特克斯县境内所发现之两份藏文文书,无疑是研究18世纪土尔扈特与西藏交流的关键新史料。有鉴于这两篇文书的重要意义,笔者是以不避舛漏,将这两份以无头体书写的藏文文书进行转录与汉译,附录于本文末尾。本文以文书考释为基础,并结合相关藏文、托忒文与满文史料,进一步检视土尔扈特人东归的历史发展进程。
这两封现存在新疆境内的藏文文书,系由中央民族大学叶尔达教授在伊犁特克斯县调查托忒文献时所发现并拍照记录。据叶尔达教授在特克斯当地访查的结果,这两份文书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收藏于当地一座被地方民众称为“阿勒达尔噶布楚之寺”的庙宇中。相传这座寺庙因外墙以红土涂刷,因此又俗称“乌兰库热”(ulaγanküriy-e),蒙古语意即“红寺”。[④]关于这两份在新疆发现的藏文文书,据笔者考证,皆形成于18世纪,分别寄自达赖喇嘛与乃琼护法神,行文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以下首先分别对其进行简单介绍与相关考释。
关于第一封藏文文书,笔者此处拟题为《铁猪年达赖喇嘛谕令》。从开头标题及文书右下角所用印玺之称号,可知此封文书的发文者为达赖喇嘛,文末亦清楚注明了写作日期为“铁猪年十一月下旬”[⑤]。问题在于,此处的作者为第几辈达赖喇嘛?而藏历铁猪年具体对应的年份为何?查清代第一个藏历铁猪年为年,第二个铁猪年为年,第三个铁猪年为年,依序类推。比对印文可以发现,此份文书中达赖喇嘛所用金印,与现保存于西藏博物馆中的七世达赖喇嘛金印相符[⑥],而异于五世达赖喇嘛[⑦]与八世达赖喇嘛金印[⑧]。由此可见《铁猪年达赖喇嘛谕令》的发文者当为七世达赖喇嘛,写作年代为年。
二、土尔扈特与西藏甘丹颇章间的政教关系
在厘清作者与年代之后,可以进一步探讨《铁猪年达赖喇嘛谕令》的文本内容与历史背景。首先要研究的是,作者的写作动机为何?而这篇藏文文书又是如何辗转流通,以至于被保存在今日的新疆境内?总体而言,这篇文书的行文修辞具有浓厚的宗教意涵,内容主要是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敕令鬼众不得伤害一位名叫阿旺伦珠(????????????????)的人,应协助其成就如法修习之顺缘,否则将现阎王之形作怖,对违反教谕的鬼众进行严惩。在没有其他相关证据的情况下,暂时很难考证阿旺伦珠其人其事。但根据文书的语境看来,当时阿旺伦珠本人似乎遭遇到某种外力违碍(如生病、死亡),因此七世达赖喇嘛为其进行了某种驱魔或超荐仪式,从而留下这篇文书。虽然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很难对此人物的具体细节进行论断,但从整体的历史背景入手,这篇《铁猪年达赖喇嘛谕令》,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若将这篇文书放置在年的特殊时空背景中,将有助于重探18世纪的土尔扈特与西藏关系。
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派遣大策零顿多布(?-)路经今日南疆于阗,奇袭拉萨,击杀拉藏汗(?-)。西藏政权由此落入准噶尔人的手中,和硕特汗庭覆亡,而整个西藏的政治局势也为之大变。年,清军入藏驱逐准噶尔人,随后将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由西宁塔尔寺迎往拉萨布达拉宫坐床。清廷废除第巴职位,改设五位噶伦共同执政。康济鼐(?-)因在驱逐准部的过程中,为清廷立下大功,从而受封噶伦,总理西藏事务。然而在年,西藏地方噶伦之间发生内讧,康济鼐被另一位噶伦阿尔布巴(?-)杀害。在政局动荡之际,清廷遂于年将七世达赖喇嘛迎请至四川理塘暂居。年,七世达赖喇嘛又迁居四川泰宁惠远庙(今道孚县境内),直到年返回西藏。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