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多数研究生首次撰写科技论文,对科技论文写作尚不熟悉,没有经过严格规范的科技论文写作训练,同时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写作水平普遍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以研究生为主要作者的论文越来越多地投稿于科技期刊,在此,以我刊研究生投稿中存在的主要写作问题和编辑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01
摘要写作不过关
摘要写作应该突出摘要四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信息浓缩性,同时结构完整、独立成篇、简练而具体,一般在~字。摘要写作不过关,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摘要力求简短精炼,明确具体,避免使用笼统、空泛的词语;
2)作者对摘要四要素中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某些要素缺失,如研究目的缺失、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缺失、结论缺失或结果与结论并在一起叙述,结论不明显;
3)表述方面出现的语言、文字、修辞、逻辑方面的错误,如结构混乱、逻辑错误、语言不精炼、修饰复杂等,还有部分作者摘要数据与正文叙述的数据不一致;
4)无效的信息表述,一般泛泛而谈研究了什么,分析了什么,讨论了什么,然而却没有实质有效的具体内容,或在摘要中出现了数学公式或文献引用。
02
引言写作问题多
引言应重点突出研究工作的目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本研究的创新和特色。大多数研究生投稿稿件的引言部分,在阐述论文研究的目的、背景、意义、创新性等方面过于简单,评述不完全,较多出现的情况是将众多文献进行泛泛罗列,文献综述又缺乏有机联系和总结概括。
另外一些具体的问题有:文字冗长,出现了大量常识性内容;研究目的缺失,没能够凝练出具体科学问题;在引言中出现插图或出现具体方法、具体结果或具体结论。
03
文字表述能力差
稿件的语言表达、形式规范对稿件层次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投稿稿件被退稿,除了稿件的层次和选题与所投期刊有较大差距外,大多数被退的稿件还是形式和表达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文字表述能力差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述不精炼,结构层次混乱或结构残缺;逻辑性不强,论证不严谨,前后行文不紧凑;对过程和现象描述不清甚至错误表达。
04
结论撰写不规范
结论应明确、完整、精炼且具有条理性,应该特别注意结论不是结果的简单重复。研究生投稿论文结论主要问题有:没有明确的结论,或者结果与结论混淆,结论部分只是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结论。
05
参考文献不规范
考文献的引用应当遵循必要,最新和亲自阅读过的原则,同时,应当采用规范的著录格式。参考文献存在主要问题有:
1)参考文献著录信息错误,著录项目不全,有的刊名、年卷期号错误,使读者无法找到相应的文献;有的不能够正确区分外国作者的姓和名,姓和名排列错误;
2)文献是二次引用或引用文献陈旧且无代表性;
3)文献引用数量过多或过少。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或者有错漏,或者格式不一;
4)参考文献作者超过3位时,应仅列出前3位作者,后加“,等”或“,etal”。
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新颖程度不但是作者研究内容新颖性的体现,也是稿件学术水平的反映。反之,一篇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几乎是“老掉牙”的文献,也直接反映了作者的研究内容不是热点或作者本身不具备掌握学科进展,了解学术发展动态的能力。参考文献应该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最符合论文内容的文献,引用参考文献应当具有一定的数量,以合适为宜。
06
图表设计不合理
1)文章中采用Origin、MicrosoftVisio等软件绘制的各种线型图(包括折线图、柱状图、模型拟合图、流程图等),应为矢量图形式(直接从绘图软件中复制粘贴出来即为矢量图,不要使用截图),且绘图区、图外以及图例均不应有框线,绘图区不应有底纹或网格线。图的纵坐标刻度划分数量以4~6个为宜,不要过少或过多;
2)文章中的图片应完整、清晰,分辨率≥dpi。如有缩放需标明倍数;
3)表格力求科学、简洁、规范。本刊建议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格在文中的布局要合理,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如“如表×所示”)后见表,图旁空白较大时,可串排文字。
07
量、单位等使用不规范
1)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用斜体(pH例外)。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右侧用上、下角标标志。其中以量符号和代表变动性数字的字母做角标时用斜体,其他角标(包括数字)用正体;
2)单位不能写汉语名称,应统一使用单位符号,复合单位均使用相乘的形式;
3)数值与单位之间空半格,需要注意%不是单位,之前不空格;
4)表示数值范围时用波浪线“~”连接,单位相同时,前者单位省略。
5)系列数值之间用顿号相隔,只保留末尾数值的单位,需要注意,%不是单位,均需保留;
6)复杂的符号公式需使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在公式的下一行左顶格写出公式中各物理量符号的解释和单位。物理量符号的大小写、文体(如希腊字母、罗马字母和英文字符)和上下角标需规范并易于区分。
7)文字公式和简单的符号公式不必使用公式编辑器,在正文中另起行输入即可。
8)采用规范的量名称,不用已经废弃的量名称。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选编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