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速递我院ldquo论文写作辅

年3月8日,我院“论文写作辅导”系列讲座第一讲和第二讲通过线上授课的形式成功开讲,是我院第一次通过网络形式向在职学生授课,课程同时向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开放,作为对口支援的一部分,当天有余人在线听课。系列讲座第一讲主讲人为我院院务委员刘颖副教授、第二讲主讲人为我院行政管理系马亮教授,第三讲、第四讲拟定于3月15日举行。

该系列课程是专为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写论文阶段的同学开设的免费辅导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同等学力学生的论文写作规范性、提高论文的质量,同时响应教育部和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战“疫”形势下,鼓励同学们直面疫情,在学习中应对疫情、在思考中锻炼思维、在写作中提升认知。

第一讲

讲座开始,刘颖老师提出“为什么做研究?何为研究?”的思考,并结合自身经验和案例为同学们做了解答,同时阐述了做研究的流程;接着分享了论文选题的方法与技巧,并与同学们在线上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最后对硕士论文写作中每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分别做了阐述。

为什么做研究?

对于“为什么做研究?”刘颖老师给出答案——做研究可以:以你之力发现事实,并广而告之;针对难题,通过你的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做研究是一段令人兴奋的旅程,过程可能痛苦,但会让你念念不忘;做研究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刘老师认为,写作时最重要的感觉是“你能听见自己的声音”,通过研究把自己存在的疑虑、思考、灵感凝练成成果输出出来,是展示自己的过程、是个美好的过程。

何为研究?

我们在生活中、管理中总会遇到些难题,当我们有疑问、有困惑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查资料、做调研、思考、讨论,把它提炼成研究问题。然后基于文献、运用演绎法提出假设,再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运用归纳法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抽丝剥茧地分析,最后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将演绎法和归纳法由上到下、再由下到上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

刘颖老师强调,一个研究必须有逻辑和实证两个方面的支持。逻辑——必须言之成理,实证——必须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刘老师认为,当逻辑遇到科学的实证,也是人生最美好的相遇之一。完整的研究必须是从上到下,章与章、节与节、段与段、句与句有逻辑地串联起来的有逻辑的产品。

论文选题

刘颖老师总结了选论文题目的十大技巧:观察和思考、别人在研究什么、考虑深入研究、看相关文献、跟踪新闻时事、头脑风暴、思维导图、随时记录想法、跟其他人讨论。并指出优秀的论文题目应具备的几个特点:有重要的理论贡献、有重要的实践贡献、合适性。

就论文的选题方法,刘颖老师与多位同学进行了线上互动,同学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和选题想法,刘老师将学生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聚焦,帮助其分析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和研究思路。

最后,刘颖老师对论文的摘要、研究问题、研究目标、文献综述的写法、步骤和要求,论文结构的章节设计,脚注、尾注、表格、图、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及讨论部分的写作要求分别做了要点介绍。课程结束,刘老师与同学们继续在线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课后,学员反馈课程非常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强。

第二讲

马亮教授重点就定量研究学位论文中的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通过案例分析、做测试题、线上语音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研究问题与论文选题

第一部分,马亮老师就“怎样提出一个好的定量研究的问题”给出几点建议:首先研究问题要带问号,即带着问题去研究;对某个领域感兴趣,要想方设法从中去提炼出一个问题。问题的内核是一种疑惑,需要把它转换成学术问题或研究问题。其次,思考研究问题适合用什么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应与与研究方法完美匹配,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定量研究方法。另外,选题的标准可从选题的重要、有趣、新颖、可行(数据)方面来考虑。除以上建议,马老师还讲述了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做定量研究和定量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依据的基本原理。

概念与理论

马老师首先对概念化与理论化两个概念做了解读。概念化,就是对某个问题或现象进行命名和刻画,通过构建一个理论去解释一个现象。理论化,是对某个现象背后的成因和过程追根究底,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的?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储备,通过理论去解释。之后马老师介绍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的要素、理论假设的提出与论证的方法,并向同学们分享了公共管理领域可供借用的成熟理论。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最关键的就是定量数据的分析,所以从哪里找数据、这些数据是不是适合去进行研究是非常关键的,马老师分享了一些主要的数据采集的方式和途径,以便同学们在收集数据时少走弯路。接着马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常用的研究方法,并通过举实例和线上测试的方法帮助同学们去理解和学会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

有了数据后怎么去分析?马亮老师在不同维度下对数据进行了分类,重点讲解了数据的测量尺度和数据的结构。接着对常用统计分析软件的可采用度做了分析,并向同学们推荐了课下学习的参考书目。

报告结果

马亮老师指出,数据统计结果的呈现应以理服人、据理力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呈现证据:摆事实、讲道理,突出重点发现。二、量化分析:明确证据的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三、三线表:注意统计软件的输出格式。四、保留哪些统计量、小数点位数?取对数?五、灵活运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关系、回归分析、模型次序。六、读图时代:善用图表,图文并茂。

论文撰写

马老师强调,论文撰写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结构要明确。并用一张图直观地展示了一篇论文的结构:整个研究过程是从一般到具体,再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类似中间窄两头宽的沙漏结构。接着马老师对理论假设部分的写作、研究方法部分的写作及混合研究方法的运用建议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最后,马亮老师用简短的语句总结了定量研究论文的撰写要点:

?变量思维:万变不离其宗

?理论思维: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

?量化与测量:无测量,不科学(实证)

?统计: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成求人

?质感:量变引起质变

?美感:简洁洗练才是美

?写作:学术“八股文”

课后反馈

两位授课老师具针对性、启发性、实用性的讲座内容获得了同学们的普遍好评。霍一岚、蒲正财、张礼慧等表示课程内容实用,指导性强;李怀阳认为授课内容系统全面;刘臻表示对论文写作的框架更加清楚,了解了很多写作中的雷区;李俊豪、陈雪认为两位老师讲课重点突出、灵活生动、有问必答、很亲切……也有同学提出建议:希望增加课程时长,增开相关课程。

总体上,“论文写作辅导”系列课程很受同学们欢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度很高、对课程的满意度也很高,线上上课的授课形式也是被大家所认可的。

相关推荐:

热点聚焦

刘太刚:国家应以反向国债的形式尽快借钱给疫区的困境家庭

热点聚焦

王丛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和服务方式,助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

热点聚焦

马亮: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

热点聚焦

祁凡骅:转变认知,分解压力,复工战“疫”

杨开峰教授主讲“疫情防控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系列前沿讲座课第一讲

热点聚焦

王虎峰:全民“伏击战”,中国战“疫”打法获国际赞誉

热点聚焦

王宏伟:从新冠肺炎疫情谈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的五大路径

热点聚焦

毛寿龙:反思疫情教训,建立科学有效的防疫体系和治理体系

文稿、编辑:郭晓蕊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培训中心

联系方式:

高端培训:-

课程研修:-

办公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

求是楼、室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jq/1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