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发于《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年1期),文章有删节。
作者:张积玉(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主编;多次被评为陕西省及全国高校学报优秀编辑、优秀主编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文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积玉教授的学术报告稿。文章针对学术论文的投稿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建议各位读者仔细品读,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对今天的大学教师和学生来说,很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学术论文投稿与发表的要求。在高校,写作、发表学术论文是每一个专业人员毕生都要做好的基本功课。能否发表学术论文以及在什么样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几乎成了评价教师和科研人员水平的基本标准和依据。在此,笔者对学术论文的投稿与发表作一分析。
学术论文的投稿与发表
作者撰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精神劳动,论文写成后如何投稿与发表也有许多学问,无论撰稿、投稿与发表,均需作者认真对待,正确认识和处理撰稿、投稿与编辑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审、选稿活动中的编辑心理
编辑工作是一项组织精神产品生产的社会活动,编辑人员是精神产品出版、传播的把门人。在编辑工作中,审稿环节与作者关系最为密切,决定文稿的取舍,是一个核心环节。在审稿、选稿活动中,编辑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
1.绝大多数编辑都具有正常的心理人格,能在审、选文稿中公平公正评价文稿
作为学者和学术期刊编辑,绝大多数都会欣赏、喜欢选题新颖独特、观点鲜明清晰、论证扎实严谨、文字生动流畅的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会给此类文稿以较高评价从而选用它。而面对学术论文时,不分学术水平高下,放弃良心道德,一味肯定、选用质量平庸甚至水平低下文稿的编辑少之又少。
2.编辑主观心理因素对审、选文稿可能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十分有限
编辑活动是编辑者主体的活动,编辑个人的思想、心理、情绪、态度及兴趣、专业、学识能力等等主观因素难免对评价、选用文稿产生影响。如在不同的思想、情绪状态下审稿,工作态度的认真与否必然会影响稿件的评判。另外,编辑专业、兴趣、爱好的不同,以及学识水平的差异等等都可能导致对同一篇论文评价意见不一。所以,当你的投稿被一家刊物退回后,可以而且应该再投其他刊物。
从编辑影响审、选文稿的因素而言,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引人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太原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