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黄山学院社评社论写作竞赛
参赛手册
大赛背景
21世纪,人类的发展进程如爆炸般攀登阶跃,世界处于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可避免的,国际局势越发风起云涌,我们所能接收到的信息热点日益增多。处于这一重要时期的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
中国的大学生群体究竟该走向何处,这是一直困扰着无数人的命题。一方面,社会进步带来的岗位需求注定了部分学子难以走上理想的职位,工厂与企业渴求的新鲜血液大多源于基层,我们的教育不得不向实用型转变。另一方面,不断扩招的硕士又代表着青年群体对于学术的向往,但高校教育在这一方面显然做的不够。
发展的问题只能由发展来解决,事实上,对于学术能力的培养从来都不必局限在高校学习,自我提升同样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本次大赛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催化而生的。
当下青年需要学术性的活动,当下社会也亟需青年的声音。
一百年前,一场青年运动以风雷之势席卷中国,青年领袖们用自己的声音呼唤着救亡图存。我们钦佩于他们的胆识与勇气,也仰慕于博学与修养。但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不意味着青年无需发声,恰恰相反,我们迫切的希望看见青年大众的声音在中国上空回荡。
年的国际社会遭受了不安与冲击,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所谓“环球同此凉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预见展现了其伟大的前瞻性。我们的社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全球视角下的各国也被对比揭开了弊端,这些都需要更多角度的发掘与批判,而不是一带而过。我们决心以青年人的目光与决心,来促使这一现状得以修正。
基于这一特殊形势,我们将于4月5日-5月10日期间举办第二届黄山学院社评社论写作竞赛,通过批判性、学术性、文学性、逻辑性等多个维度考量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初审、复审、终审三轮审核,选拔出最能代表青年声音、最有益于社会改良的优秀作品。为了保证作品的严肃端正,我们建议使用论文国标格式进行写作(GB/T),这也对基本未接受过学术培训的大学生群体提出了挑战。我们预设了最佳视角、最佳创意、最佳逻辑思考、最佳批判、最佳写作五项实名奖项以及15个荣誉提名,以表彰他们的思考与发声。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身份促使着我们应该做点什么,青年人的存在不应仅仅是象牙塔内的沉默者。日益严苛的社会环境也注定我们的未来,不会一路平坦,而是崎岖蜿蜒的漫长之路。只有攀登高山的勇士,能享受新世纪的太阳。
主办方介绍
黄山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成立于年10月,挂靠于黄山学院旅游学院。作为年初步创立的新生社团,我们致力于为社员提供更完善的学术体验,努力帮助其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扩展社交能力。同时期望借此开阔国际视野,以仿真国际多边会议的形式深入探讨当今时代背景下及历史背景下不同议题所引发的不同争议与讨论。而面对21世纪以来模联活动愈发专业化、现代化的局面,我们也将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以迎合安徽乃至全国不同地区的模联发展趋势。我们将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坚持学术本位的核心观点,继续为践行协会的宗旨而奋斗前行。
●●●
大赛赛程
4月5日-4月30日
收取参赛作品,初审滚动录取,公布通过名单
5月1日-5月6日
停止收取作品,复审评委推举作品
5月7日-5月10日
终审评委评选作品
奖项设置
(一)最佳写作:用于表彰符合参赛基本要求,且综合学术性、社会性、文学性的优秀作品,为本次竞赛的最高奖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B类学分0.3分;(二)最佳批评:用于表彰符合参赛基本要求,且指出不易发现的社会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建议的优秀作品。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B类学分0.3;
(三)最佳视角:用于表彰符合参赛基本要求,且视角独特、角度新奇,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的优秀作品。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B类学分0.3分;
(四)最佳创意:用于表彰符合参赛基本要求,且观点新颖、富含创意,有个人灵感的优秀作品。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B类学分0.3;
(五)最佳逻辑思考:用于表彰符合参赛基本要求,且逻辑融洽、论证严密、思考蕴含深度的优秀作品。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B类学分0.3;
(六)荣誉提名:用于表彰符合参赛基本要求,且进入终审的优秀作品。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前7名B类学分0.25,后8名B类学分0.2;
(七)参与奖:用于表彰进入复赛的参赛选手。获奖者颁发B类学分0.1。
大赛评审
//初审评委
储晓凤《黄山学院报》编辑
叶银银《公寓之声》编辑
张家政《第三只眼》编辑
王雪《揽胜》编辑
祝玉娇《纸痕》编辑
葛佳顺《南岸》编辑
//复审评委
沈权杰大连工业大学文学社前社长
孙昊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魂文学社社长
卜王超河海大学水云文学社社长
雷国顺湖南师范大学《麓山史谈》总编辑
程一航济南大学青笋文学社副社长
赵欣宇江苏大学红帆文学社社长
袁敏南京林业大学(淮安)萤火文学社社长
李冰雨南京师范大学子衿文学社社长
冯淼宁夏大学雨巷文学社社长
吴一荞山东大学(威海)昕潮文学社副社长
徐萧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黑眼睛文学社社长
崔馨怡山西大学《华实》总编辑
尤雅琪陕西师范大学《唐潮》总编辑
梁琪悦同济大学嘉定诗社社长
韩蕙阳武汉大学·《文言》总编辑
郭雨西安石油大学秦川文学社社长
车昱滢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文史学社社长
尼玛扎西西藏大学梅朵文学社社长
王涵西南大学晨曦文学社社长
李默凡扬州大学春秋史学社社长
廖美宁长江大学长江文学社社长
参赛要求
(一)报名:进入“到梦空间”APP,点击活动页面报名即可;(二)作品规范
I.参赛作品字数应在字以上;
II.参赛作品标题须为黑体二号字,正文为宋体小四,行距1.5,标准字间距。夹注及参考文献必须标明推荐使用论文国标(GB/T):
1.夹注:论文内容中引用的他人原话、观点、文字内容须加注双引号并在该页底部注明出处,标明作者、作品及页数;
2.参考文献:文章结束后须单独列出撰写文章所使用的参考文献,已出现在夹注中的作品,不应再次列举。参考文献须注明文献类别(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具体标注方式可使用网络工具(参考文献格式生成器)。每篇文章的参考文献不得多于30篇。
III.参赛作品须逻辑紧密、严谨论证,内容结合时事、深入思考、体察社会;
IV.参赛作品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允许社会批评,但拒绝反社会、反人类、反伦理等极端主义思潮作品。一经发现,即刻上报公安机关处理;
V.参赛作品必须原创,作品提交后主办方将逐一进行查重。
(三)作品提交:参赛作品需在指定时间内提交至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