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若一生生孩子不足两个,那么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注定是不幸福的。”
“女权只是丑女蠢女迫害美女迫害传统女的东西。”
“抛开生产力因素,现代中国女人并没有比古代女人更幸福,甚至自我幸福感、婚姻稳定程度,平均还比不上落后的伊斯兰国家。”
“鼓吹女权,如同鼓吹动保、鼓吹同性恋、鼓吹不歧视黑人一样愚蠢。”
这些令人颇有些目瞪口呆的言论,来自网络红人
煮肘。他另一个更为显赫的身份是多益网络CEO,据称身价超过亿人民币,跻身IT界十大富豪。他在微博上排山倒海、理直气壮的性别歧视言论,被网友封为“史诗级直男癌”。煮肘的热门微博
事实上,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就会出现一番针对性别问题令人发指的歧视言论:女德家丁旋们还没走远,直男癌煮肘们又前仆后继。我们议论、谴责、声讨,他们却永远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煮肘还在他的账号上兴致勃勃地发表着“真知灼见”,对两性问题指点江山。不管是煮肘还是丁璇,我们发现,中国当下的性别歧视言论,往往喜欢拉上“传统”做垫背。
在他们口中,“传统”女性总是更幸福,因为她们遵守女德、遵守妇德。他们口中这样一个要求女性屈从于男性的“传统”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这个“传统”又是如何不断被再发明的?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在无谓的争论上,而在公共话语空间,对性别议题的严肃讨论和反思却一再被蹉跎。如此下去,下一个“超史诗级直男癌”,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撰文
贾韬
年复一年地旁观知识背景各异的学者或非学者讨论中国女性地位问题,我常常觉得不妨或浅陋或反讽地借用一下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所论述的“传统之发明”这一概念:霍氏在其参与主编并撰写引言的《传统的发明》一书中开宗明义地宣示,诸多看似古老或自称古老的“传统”,往往起源甚晚,甚至干脆就是后来者的发明。
同样,晚近中国针对女性的不对等的德行要求,例如亲密关系中的忠贞、人际互动中的顺从、优良生活抉择中的以家庭为重等等,都更近于一类被发明或重新发明的行为准则,而未必是“传统”儒学必会导致并持守的道德规范。
性别问题的社交网络底色
狂欢式热点消费,常常使真正议题被掩盖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以来渐积土壤的、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传统文化复兴潮流以来重新盛行的女德教化现象,渐次回溯更久远的历史和更复杂的观念。
最为晚近的出发点,是社交网络时代的性别歧视倾向的回潮。
置身被社交网络重塑了传播、言论、乃至思想的生活中,在设想一个特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解决方案之前,似乎总是要首先剥除一些被极端化的表象:网络民粹(我在一切的可能性中最为褒义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激发了争论双方的表达意愿,迅捷的传播速度挑战了公众的鉴别力,自媒体热衷于借助相关话题谋求基于点击量和治疗白癜风的有效偏方白癜风可以治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