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财会瞭望哨第篇推文”
仅用于学术交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发刊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Chen,Q.,R.Vashishtha,,“Theeffectsofbankmergersoncorporateinformationdisclosure”,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64(1):56-77.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法利用美国-年银行合并数据研究发现银行合并引起了借款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增加,其主要原因是银行及其他资金供给方都减少了对软信息的需求,转而更加依赖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当借款人对银行的依赖性较高,及合并对银行监督和资金供给影响较大时,二者关系更加显著。
研究动机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美国的银行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并购活动,这样的变迁导致了银行机构的数量大幅下降,同时少数大型银行掌握着多数资产。前人研究认为银行合并潮的兴起已经极大地转变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性质,但并未就具体性质的改变和监督供给程度的改变给出一致定论,特别是针对上市公司借款人,银行合并是否能对借款人披露公共信息产生重大经济影响还不得而知。本文研究认为借款企业会因此改变其信息披露的动机和方式以应对银行监督方式和资金供给能力的改变,并借此扩展对于金融市场机制对企业信息披露影响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股票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相互作用。
理论框架
银行合并极大地改变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性质,一方面是直接改变了其监督和资助借款人的能力和动机,另一方面间接地影响了借款企业对金融市场中其他渠道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因此本文认为银行合并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路径:
(一)监督方式。
银行合并使得银行的监督方式由主要依赖私有信息或软信息转变为主要依赖定量的硬信息。银行发挥监督职能正是依赖其获取和处理有关借款人私有软信息的专属能力,而市场上其他资金提供者主要依赖公开信息实施监督,他们对那些提供更多软信息的企业实施监督的成本过高,因而将监督工作全部或部分委任银行来执行。银行合并导致银行的组织结构转变为规模更大、更复杂,且拥有更多层级结构,这使得银行在收集和处理软信息时不如从前有效率。有研究表明复杂、更多层级的组织结构在激励人员去获取和真实呈现软信息以及在组织内准确传递这些信息时,都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因此组织结构会影响银行对软信息和硬信息的偏好。
合并后银行监督方式的转变使资本供给方对借款企业公开信息披露的需求增加,这种需求一方面来自于银行自身获取私有信息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外部其他资金提供方,由于以上原因资本市场上其他资金提供方对银行实施监督工作的依赖性降低,导致对公共信息披露的需求增加,以便直接对借款人实施监督。
(二)资金供给。
银行合并可能导致一部分借款人的贷款可得性下降,迫使这些借款人通过增加信息披露的方式应对这种不利影响。合并通常都是受到效益驱使,但这些效益不一定能惠及所有的借款人。例如有的合并会涉及收购那些由于代理问题导致经营不善的银行,而这些目标银行的借款客户可能获得过低成本贷款,而合并后银行新的管理层会削减或终止向这类客户发放贷款。又例如有些借款人提供的信贷相关信息多为软信息,银行可能会倾向于削减这部分贷款,转而将贷款集中向那些监督成本较低的提供硬信息的企业发放。合并还有可能出于风险管理和最优组合的考量,例如参与合并的各银行可能存在地理重合,合并后可能会削减一些贷款以保证贷款组合的多样性。也有研究认为银行在合并后进入到了新的市场,拥有更多业务机会,因此会对客户更加挑剔。
合并对于银行的资金供给产生的这些影响会促使借款人增加信息披露,一方面由于银行愿意提供给某些借款人的资金缩减,使这些借款企业的投资者对公开信息披露的需求增加以行使自身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借款企业自身为了寻求其他融资渠道而自愿披露更多信息。
文献与贡献
(一)相关文献
Diamond(,),Fama()认为银行拥有获取借款人私有软信息的能力使得公共资金提供者将其视为更好的监督者;Stein()和Berger等()认为银行合并会改变银行的组织结构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其监督职能;Garmaise和Moskowitz()研究表明在发生大规模银行合并的地区,信贷可得性更低且贷款利率更高。
(二)本文贡献
1.拓展有关银行合并的文献。本文首次探究银行市场上公共信息环境变化的经济后果,有助于我们理解金融市场影响经济资源配置的路径;
2.拓展了有关银企关系对企业公开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的文献,本文提出借款者会通过调整其信息披露方式应对银企关系的变化。
研究设计
(一)样本
本文选用美国-年企业银行借款数据、涉及合并的银行数据以及企业的电话会议数据进行匹配,最终样本包括3,家借款企业与家牵头行签订的共12,笔借款合约,借款合约-银行-季度样本共为,个。
(二)主要变量
被解释变量:CONF_CALL,虚拟变量,当企业i与牵头行b存在借贷关系的季度t中至少有一次电话会议时,取1,否则取0。
主解释变量:MERGER,虚拟变量,牵头行b完成了合并之后的每一个季度都取1,其余取0,对于没有涉及合并的银行在全部季度都取0。
(三)模型
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一)主回归结果显示解释变量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银行合并会使企业自愿信息披露增加,在同时加入PRE_MERGER(牵头行宣告合并前2个季度取1,其他取0)回归时,发现只有在合并后才引起更多披露,合并前没有显著变化;将MERGER虚拟变量区分为收购方和被并方时,回归结果发现合并对于被并方的借款客户的影响大于收购方的借款客户,其原因可能是被并银行的信息环境变化更加被动;
(二)如果借款人应对银行合并的方式是增加信息披露,那么对于那些对银行监督和资金供给更加敏感的借款人,该效应更加显著,因此在敏感性分析中,用贷款占资产的比例和是否存在其他银行的贷款合约衡量借款人对银行借款的依赖性,用借款人方圆25英里内其他不涉及合并的银行数量衡量其他资金渠道的可得性,且每个指标都依据中位数分为高低两组进行回归,结果发现在借款占资产比例高和不存在其他银企关系的分组中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对银行更加依赖的借款人受到合并的影响更强;
(三)在进行路径分析时,分别用三个指标衡量监督路径和资金供给路径,结果发现一方面对于合并前拥有更少分支机构的银行、合约中包含更多限制性条款和无形资产及研发投入更多的借款人,合并对信息披露的影响更加显著,因为这些都会使得银行合并导致的监督方式转变造成的影响更大;另一方面当前贷款合约剩余期限较短、州内合并以及合并的银行间存在较高的业务一致性时,合并对信息披露的影响更加显著,因为这些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更紧迫且这类银行更可能由于合并导致削减部分借款人的贷款资金;
(四)最后为了反驳替代性假说,作者先后控制了区域经济状况的指标和对同一区域是否涉及合并的银行进行PSM和DID检验,结果发现主回归结果不是由于当地经济状况导致,而另一方面通过对银行的业绩好坏分组回归结果发现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并不是由于银行较差的业绩导致了观测到的结果。
Applyingadifference-in-differencesapproachtoexplorevariationsinthetimingofbankmergersintheU.S.overthelasttwodecades,wedocumentanincreaseinborrowers’disclosurewhentheirbanksengageinmergersandacquisitions.Theeffectisstrongeramongborrowersmorereliantonservicesfromthemergingbanksandwhenmergerscauselargerchangesinbanks’monitoringandfinancingofborrowers.Thesefindingssuggestaninformationspillovereffectfrombankmergerstothepublicfinancialmarkets,andhaveimplicationsforhowchangesinbankingmarketsaffecttheavailabilityofpublicdisclosureinthestockmarkets.选文:肖忞审核:焦小静终审:何雨晴编辑:章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