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化学界失去的4位诺奖得主和10

化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衣食住行,化学无所不在。没有那些辛苦耕耘的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这个世界根本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至于社会大众谈化学就色变,以及有人争论化学是几级学科,认为化学不如数学和物理高贵之类等等。我只能吃着西瓜回一句:呵呵!

年,世界化学界颇不寻常。自年以来,首次出现一年失去4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感谢他们为世界化学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人类历史上永远闪耀着他们的光辉!

WalterKohn(.03.09-.04.19)

DFT之父、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理论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教授瓦尔特·科恩(WalterKohn)于年4月19日逝世,享年93岁。

年,WalterKohn与JohnPople因“对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forhisdevelopmentofthedensity-functionaltheory)”,共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密度泛函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是计算量子力学的理论模型之一,是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研究原子、分子和凝聚态多体问题的电子结构的标准方法之一。现在物理、化学、材料领域高档次文章中,DFT计算无处不在,可知这位老先生对于我们发文章提供了多少帮助!

HaroldW.Kroto(.10.07-.04.30)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英国化学家哈罗德·克罗托(HaroldW.Kroto)于年4月30日与世长辞,享年76岁。

年,因为“发现了富勒烯(discoveryoffullerenes)”,克罗托与理查德·斯莫利(RichardSmalley)、罗伯特·柯尔(RobertCurl)共同获得年诺贝尔化学奖。

富勒烯(Fullerene)是单质碳被发现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C60是富勒烯中的代表,C60是一个多面体,有60个顶点和32个面,其中12个面是五角形,20个面是六角形——几何形状与足球相同,因而也称为“足球烯”。

有人说,富勒烯是生日9月4日的处女座化合物。富勒烯确实是美丽化学的象征,赋予了化学更多的美!

富勒烯并不是花瓶而已,除了美,富勒烯类化合物在抗HIV、酶活性抑制、切割DNA、光动力学治疗、导电性超导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作用。

钱永健(.02.01-.08.24)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裔美国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钱永健(RogerY.Tsien)于年8月24日在美国去世,享年64岁。

年,因为“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forthediscoveryanddevelopmentofthe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钱永健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Osamu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MartinChalfie)共同获得年诺贝尔化学奖。

钱永健成功改造了绿色荧光蛋白,让它的光芒更亮、更持久。他还拓展了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荧光蛋白,为同时追踪多种生物细胞变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钱永健说,作为华裔科学家,他希望获奖能够激励中国的年轻人,“当然,我希望各个国家的年轻人都能受到激励,但我知道,中国人对此会尤其感到骄傲”。

AhmedH.Zewail(.02.26-.08.02)

飞秒化学之父、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埃及裔美国化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逝世,享年70岁。

年,因为“用飞秒激光光谱对化学反应中间过程的研究”(“forhisstudiesofthetransitionstatesofchemicalreactionsusingfemtosecondspectroscopy”),艾哈迈德·泽维尔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飞秒化学让研究人员可以仔细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与分子的过渡态转变,这对于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是化学有关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除了以上4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外,中国也在一年之内失去了多位材料、化学相关的两院院士,其中包括:

刘有成(.11.06-.01.31)

中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有成于年1月31日逝世,享年96岁。

刘有成院士长期致力于自由基化学、单电子转移反应、辅酶NADH模型形式上负氢转移反应机理等研究工作,是我国有机自由基化学奠基人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年回国后刘先生到兰州大学从事自由基化学研究时,条件十分艰苦,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他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把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建成重点学科,还建立了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自由基化学和单电子转移反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闵恩泽(.02.08-.03.07)

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闵恩泽于年3月7日逝世,享年93岁。

闵恩泽院士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国际小行星中心年9月23日发布公报,将第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闵恩泽星”。

徐采栋(.03-.04.14)

中国著名冶金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采栋于年4月14日逝世,享年98岁。

徐采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冶金物理化学家、有色冶金专家。他长期从事有色冶金物理化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湿法冶金酸性浸出液除铁理论、有色金属硫化矿焙烧产物的稳定区间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他撰写的《炼汞学》《汞冶金的理论基础》《锌冶金物理化学》等多部专著和学术论文在我国冶金物理化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填补了我国冶金理论的空白,现在仍然是冶金企业和冶金专业学生的重要参考书。

胡宏纹(.03—.05.19)

中国著名有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胡宏纹于年5月19日逝世,享年91岁。

胡宏纹院士长期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涉及自由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冠醚的合成与性质、中氮茚合成等研究领域,在有机合成新反应、新方法和新试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胡壮麟(.08.31—.07.10)

中国著名的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胡壮麒于年7月10日逝世,享年87岁。

胡壮麒院士长期从事高温合金和亚稳材料的研制及其它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为我国科技和国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发展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包括高温合金、定向结晶和单晶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亚稳材料。

严东生(.02.10—.09.18)

中国无机材料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名誉所长严东生因病于年9月18日逝世,享年98岁。

严东生被国际无机材料科学界誉为最有影响的学术领导人之一,他是我国材料学界的一张“国际名片”。年他排除万难回到祖国,致力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在高温结构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人工晶体、特种无机涂层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带领团队解决了我国重大国防工程项目的材料难题,为大型粒子对撞机提供了闪烁晶体。

科学是他的生命,在他的身上最能体现的是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风骨。

蔡启瑞(.01.07—.10.03)

中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催化化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蔡启瑞于年3日与世长辞,享年岁。

蔡启瑞在厦大组建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催化教研室,开创了中国催化科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基地。蔡启瑞长期从事催化理论、酶催化和非酶催化固氮成氨、碳一化学、轻质烷烃化学和结构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较早提出络合活化催化作用的理论概念,总结出络合催化可能产生的“四种效应”,提出固氮酶促反应中ATP驱动的电子传递机理,N2、CO的氢助活化和甲烷等轻质烷烃的氧助活化机理。并曾对我国大化工发展战略提出有指导意义的见解。

他曾说:“其实,我这一生最爱的只是一间实验室。”

黄志镗(.05—.11.13)

中国著名有机化学家和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黄志镗于年11月13日逝世,享年88岁。

黄志镗自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从事耐高温高分子研究,为我国航天事业及战略武器中的防热材料的制造作出重要贡献。70年代末以来开展杂环化学研究,系统研究了杂环烯酮缩胺类化合物,产生了较大国际影响。随后在国内开创杯芳烃研究工作,成为我国超分子化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游效曾(.01-.11.19)

中国著名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游效曾于年11月19日逝世,享年83岁。

游效曾毕生致力于无机化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成键、性质和光电功能分子材料的研究。他综合运用现代物理方法和理论阐明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在我国开拓了光电功能配合物这一新领域,取得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卓越成就。他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配位化学研究所”和“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长期指导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曾两次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牛奖”,为我国配位化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张树政(.12.22-.12.10)

中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于年12月10日逝世,享年94岁。

张树政院士长期致力于我国微生物生物化学的研究,在白地霉糖代谢、红曲糖化酶结构与功能、糖苷酶和耐热酶、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学等研究中成就卓著,是中国微生物生化的重要领军人,是糖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望。

注:本文集中整理于网络,部分参考中科院







































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gjbz/1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