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科研写作学院原创,转载请在留言开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
李浩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特别培养项目”公派意大利威尼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画论、西方艺术史、艺术家个案研究。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AHCI、CSSCI收录三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一项。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大批量的文献中提取出对我们论文写作有用的信息,将会事半功倍。很多人在论文写作的初期,就知道我要开始写一篇论文了,然后就开始从知网上、读秀上去搜集各种资料,大概搜集了将近一个月,然后也乏了、倦了、疲了,论文也写不下去了。所以尽量的能够在三、五天之内把你筛选文献的工作做好,把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如何筛选文献?一共是三步,是非常高效的。基本上一个礼拜之内,筛选文件的工作就能全部搞定。一般我们都是借助于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输入关键词,十几页甚至几十页都有了。筛选文献时切忌一篇一篇地下载到电脑,再一篇一篇、一字一句地开始读。事实上,当我们非常认真地花了很久的时间阅读完,最后发现什么也不记得了。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大批量低效率阅读文献的方法,而做到高效地阅读文献。
第一步:优先阅读
将关键词输入知网,十几页甚至几十页的文献全部加载出来。我们就要挑选与我们的关键词相近的文献优先阅读,比如,我们在知网上输入“艺术生态”四个字,发现一共是24页。我们每一页先大致浏览一下讲得是什么。通常我们都会优先选取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但是我建议各位不要只选取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也要选取相近专业的,比如,我是研究绘画的艺术生态,文学影视的相近领域的文章我也应该参考借鉴一下。
首先,我如果想写元代文人画的艺术生态。《从“三雕”装饰看王家大院建筑的艺术生态》好像还可以,我们可以先大致浏览一下摘要说王家大院的什么?是从生态的视角来解读“三雕”艺术装饰在生态环境中的定位和艺术领域的作用,它是生态的视角,有点不太合我意,那么关掉再往下看,看艺术生态,有的是写中山公园,他也是现代的不行,这样后面戏剧的再看看。第一页大致就浏览过去了。浏览时要快速地可以捕捉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比如,《从“艺术生态”与“当代语境”看水墨艺术的“生长”》硕士论文还行,再看看还有没有。你会发现,书法也可以写,绘画也可以写,建筑也可以写,陶瓷也可以写,歌剧的歌曲的也有。你就能差不多分析得出来。大致浏览,我基本上能够把24页浏览完,然后在里面去找。有需要的你就可以大体地下载下来,去看一下它们的摘要和标题。
在输入“艺术生态”这四个关键字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个研究对象的不同研究视角,带来的也是对不同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借鉴。所以说像这种信息量比较大的,我们就需要第一把握住研究领域内的,第二把握住相关研究领域内的。有的研究对象它非常的小,文献数量非常的少,这就会大大缩减我们的工作量。比如,我现在是在写我博士后研究课题的一篇小论文,大约是凭借一下庞薰琹的一本学术专著《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这个就很小众,我们可以输入一下,写这篇学术著作的一共两页,21篇,那么就在知网所显示的知识里面,我们大体地浏览一下,有两篇可供借鉴。第一篇是《浅析庞薰琹先生的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第二篇是《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的述史方法》,这两篇与我研究主题非常相近的文章我就要非常认真地下载下来,去看、去分析。
第二步:顺序阅读
将论文下载下来就可以开始阅读了,所谓的顺序阅读,是要求不要从头到尾通篇阅读文章,阅读的顺序是:题目、摘要、关键词、各级标题、分析模型或图表、结论。摘要和关键词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各级标题可以提供文章的结构,结论是作者的观点和主张。读完以上这些,基本上就能够判断出这篇文章是否需要深入进行阅读了。我们以前面提过的两篇文章为例,看看是如何从顺序阅读法中提炼有效的信息。
先看第一篇,《浅析庞薰琹先生的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一文。按照序顺序阅读法,先看一下题目“浅析庞薰琹先生的《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主要是研究庞薰琹《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这本学术专著的。再看一下摘要,“庞薰琹先生的《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是其晚年完成的一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学术专著。阐述了其装饰艺术设计观念与工艺美术教育思想,体现了他作为艺术大家的治学精神与为人品格。”好像没有什么信息。然后再看一下关键词:庞薰琹;《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装饰艺术;工艺美术教育。再稍微地看一下目录结构,也就是里面的标题,“总得有条桥”这是庞薰琹说的话,传承与发展、探索的一生。
也就是略谈了一下众所周知的装饰艺术设计观念与公益美术教育思想,其实到这里就可以判断出文章价值大小了。我可以说后面这篇文章就不需要读了。对我来说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那么这篇文章就可以拜拜了。
第二篇是《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的述史方法》。这一篇读完题目,大略看得出,作者是想从叙事学的角度谈《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这本学术著作,视角较为新颖。再往下,摘要和关键词都没有,但是没关系,基本上第一段我们就可以把它默认为摘要了。先看一下前面这边是讲了他什么时候写了,多少年,多少字,这些就差不多了。从这里开始,“本文探讨其述史方法,希冀从中透现出庞薰琹先生学术善绍传统,兼治外说的思想方法,正以其与现代学术精神暗合而超越其时代,堪供当代艺术史研究者借鉴”可知,作者要谈的是《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这本书的述史方法。再往下看各级标题,第一个标题“从装饰风格演化论述艺术史发展通则”,其实就是说庞薰琹对于装饰艺术的研究运用了演化论,这是作者提炼,这是作者的观点。第二个标题“由装饰图像的社会公约性到装饰画的内在含义理解”,可以说作者从庞薰琹的艺术装饰艺术中,他找到了社会公约性,社会公约性是图像志研究的基本任务,图像志是图像学的前身,因此,作者是运用图像学的理论去解读装饰艺术的内在含义。第三个标题“由纯粹的造型语言及装饰性到广义的美术学,即艺术的历史学阐释”,也比较复杂,但其实这个标题是以小见大,它是由装饰艺术扩展到了美术学,本质是分析和阐释,这里作者又用到了艺术的历史学阐释,所以说,通过分析这三个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是以装饰艺术门类为放射点,扩展它的上限和深挖它的内涵。标题有一点复杂,但是仔细分析后,我们一定要把要点进行提炼。作者从庞薰琹的这本书中装饰画的研究中,总结出他所运用的演化论,然后图像学,还有历史学的阐释。
通过这三个标题,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方法是将论文的学理性得到了一个提升。把一些很简单通俗的东西进行了一个学理的提升,高度的上升和深挖。那么文章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样的文章也是我们学术写作所应该企及的。我们在阅读这样的论文的过程中,也会学到很多的知识的,比如,进化观、演化论、图像学理论、艺术的历史阐释学等一些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第三步:电子笔记。
高效阅读文献的目的是提取有用的信息,那么就依赖于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是现在我们的写作几乎都是电脑写作,所以建议大家使用电子笔记,形成做电子笔记的习惯。电子笔记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有用的信息,从而为我们的论文写作提供材料和向导,可以事半功倍。做笔记需要记录的内容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论文的分级标题;第二是表达作者观点的重要句子;第三是自己的疑问和思考。前两个方面一般是在摘要、文章的首尾段,每级标题的首段及结尾处。在这里我推荐大家一款笔记,就是印象笔记,他的slogan是我的第二大脑,我觉得非常契合。印象笔记APP的功能还是蛮全面的,你可以新建一个笔记,然后复制一下标题,然后他就直接过来了。我们主要是看一下摘要、主要的论点,那么这篇文章就在这里了,然后顺带的分级标题一块复制过去。你也可以让它换成别的颜色、高亮、各种字体什么都可以,然后你就进行保存,你也可以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