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昨天的内容
不知道昨天大家看了多少
抓紧一切时间复习
你不努力的话
你的对手可是在努力哦
注:题目后的括号内为口诀
请简述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背景(见多马)
(1)建构主义思潮
(2)多元智能理论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简述现代学生观(两独一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权责主体。
请简述文献检索的要求(全面认真积累思索)
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对文献的观点、结论的正确性、可靠性进行评价,把握争议点。
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信息资料库,同时会使用国家的信息库。
4.善于思索。对文献进行批判性阅读,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找到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请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构成(正提前附和)
①题目;②前言;③正文;④结论和建议;⑤附录。
请简述教育实验报告的构成(方参驸马提前讨结果)
①题目;②前言;③方法;④结果;⑤讨论;⑥参考文献和附录。
请简述学术论文的构成(正摘表,尹灿说需讨论)
①标题;②内容摘要;③序言;④正文;⑤结论与讨论;⑥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多种开端、多个方面、内部矛盾、长期反复)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的基本原则。(一连营长、双导三结合)
(一)导向性原则
(二)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
(六)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七)长善救失原则
(八)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请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要求内涵及实施要求(先了解、个人特点、年龄特征)
(1)基本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深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请简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内涵及实施要求(好的坏的先分开、分开教育、自我教育)
(1)基本含义
这一原则又称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②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③引导学生自觉正确地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要求写出5种德育方法)
(1)说服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言语说服和事实说服。
(2)榜样法。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3)锻炼法。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4)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品德评价法)。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应用要求。(对目、识趣、太热、捉心。)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是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法和事实说服法。
运用语言说服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2)有知识性和趣味性;(3)态度真诚、热情(4)善于捕捉说理时机,波动学生的心弦,以增强教育效果。
请简述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的含义及实施要求(加强、创建、引导)
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是教育者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情感陶冶主要是用教师自身的美、环境美、情景美和艺术美来感染和熏陶学生。
运用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第二,创建良好的环境;第三,引导学生。
请简述一个成熟的班集体的基本特征(目组气氛诡异)
1.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它使集体成员在认同目标的基础上,保持行动的一致性,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团结奋进。
2.健全的组织系统
班集体中健全的组织系统构成班集体的核心,通过这个核心的组织系统,班级内部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动员起来。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一个正常运行的组织必须具有制度与纪律的约束,否则就是松散的团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般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全体成员都必须自觉遵守其规定。
4.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般都具有民主和谐的氛围,成员之间相互信赖、相互尊重,每个人的才能和优势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请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非活个心秩风标)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5.组织形式多祥的教育活动
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台
7.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请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双基+全面发展)
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第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第五,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请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师直接两巴掌)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含(间接性规律)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四)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简述教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冯巩找荫凉,寻思理直发。)
(1)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8)量力性原则。
请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含义与实施要求(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词出发)
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请简述直观性原则的含义与实施要求
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所学事物,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请简述讲授法的实施要求(前中)
定义: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其具体方式有讲述、讲解、讲读和学校讲演四种。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①注意启发诱导;
②认真组织教学内容,保证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讲授时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密切联系实际;
③讲究语言艺术;
④组织学生听讲;
⑤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请简述谈话法的实施要求(前中后)
定义: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做好提问准备,教师要熟悉和理解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个别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好谈话问题和谈话计划;
①善于启发诱导;
②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并要做好归纳、小结;
③鼓励并启发学生自己设问。
——END——
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