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论文文献综述

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3860.html

不管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一定意义上,文献综述的质量影响着论文的总体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生新生如何获取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有哪些常见的误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如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提供一些见解,供研究生新生参考。

01

#何种渠道

中文文献一般使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英文文献一般使用WebofScience进行检索。高校图书馆一般都会订阅这两个数据库,通过校园网即可轻松访问。

要善于利用SCImago和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系统了解期刊的最新发文和前沿研究情况。SCImago和JCR两个数据库提供了十分详细的英文刊物分区、影响因子和期刊官方主页等信息。一般而言,分区越靠前、影响因子越高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越值得我们研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定要对文献进行筛选。一般而言,中文文献要尽可能选取在CSSCI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英文文献尽可能选择阅读在SCI以及SSCI索引数据库中在一区和二区的刊物。尽管以刊物判定论文质量有一定的问题,但这是目前较为可靠的办法,尤其是对于研究生新生来说。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大概率是较为扎实优秀的论文,阅读这些论文是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

02

#常见误区和解决方法

研究生新生在撰写文献综述时有两个常见的误区:一是“综而不述”,二是“述而不引”。

第一,只做文献列举而不做文献批评和理论评价,这是“综而不述”的典型表现。对于刚刚进入特定的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新生,对该领域的理论和文献还处于熟悉阶段,因此容易犯只做文献列举,而不做文献评价的错误。如何判断一篇文献综述是否“综而不述”?如果文献综述的部分,除了引用之外看不到其他的句子或者段落,就可以判定是“综而不述”的错误了。比如,有同学习惯按照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的方式进行写作。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分析完国外和国内研究现状之后,没有做出任何对国内国外研究的评价,即开始写自己的内容。再比如,有的论文按照时间线索划分阶段,对现有研究进行列举。这种方法能够囊括现有文献,如果能梳理出阶段性特征会是一篇佳作。但是阶段性特征的概括往往是很难的,容易造成只做列举而不做评价的错误。实际上,先做文献列举是有必要的。将现有的研究文献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对于研究生新生掌握理论知识大有裨益。文献列举是进行综述的重要基础,是每个研究生学习成长的必经阶段。但仅有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在文献列举的基础上进行文献评价和探讨。

第二,做了一定的文献批评和评价,但是没有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这就是“述而不引”。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列举和理解,能够做出一定的评价,却不能很好地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这是第二个常见的误区。我们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容易忘记文献综述的目标而陷入文献综述本身。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撰写时常提醒自己“我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如何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只有牢牢扣住这个最核心的问题,才能避免文献综述撰写出现“述而不引”的错误。

03

#从文献综述中引出文章主题

题目、摘要和前言是一篇论文较重要的部分,而前言部分最重要的则是研究动机(motivation),即从现有文献中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在期刊论文评审和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中,编辑和审稿人最先读到的是题目、摘要和前言。一般意义上,前言写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编辑、审稿人对正文主体内容的阅读兴趣。在前言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从现有研究中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如果研究生们仔细研读英文和中文权威刊物的论文,可以发现在前言中经常出现“However”“But”“但是”“遗憾的是”等转折词汇。转折之后的部分往往就是作者基于现有研究引出的自己的研究问题,这部分是需要我们重点学习的。

当然,在不断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形成研究和写作的个人风格和习惯。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则可以基于不同的实际研究问题引出自己的论文,不再拘泥于常用的引出问题的方法,这时说明研究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了。

兰大研究生

内容、封面图片来源

中国研究生

内容编辑

王冬梅

责任编辑

李靖

图片来源

来源于网络

点击蓝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gjbz/14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