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陆子涵;指导老师:孙月;点评老师:韩锺恩
论文标题:《毕达哥拉斯音乐美学中文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以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学宇宙与音乐的潜在联系的音乐美学思想为主。综述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的思想在音乐美学思想上的表现。从毕达哥拉斯的音乐美学思想综述、古希腊时期音乐美学思想和中西早期美学思想比较三部分进行整理。从哲学、美声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思想概述。
韩锺恩老师:先问一下你这个选题你是怎么考虑的?
陆:在西方音乐史课上了解到了毕达哥拉斯的思想,比较感兴趣。
韩:陆子涵同学的这篇文章呢,实际上是毕达哥拉斯学派音乐思想的中国研究综述。我大概看了一下,你的这篇文章写的还是比较中规中矩,对重要文献都有归纳、比较。最后的参考文献顺序为什么这样排?
陆:按文章发表的顺序
韩:一般按照作者姓氏的首字母排列,这是文献。关于综述的问题,一年级写综述确实有点难度。你现在的文章有点像读书笔记。我觉得真正的综述要有概括性。把重要的东西拿出来进行概括。第二就是综述中应该有分析,第三就是不同东西应有比较,第四还要有你的看法。综述的难度就在于把所有的东西收集起来,打乱后重新来表达。以后再做综述大量材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我认为你的宣讲有欠缺,脱开稿子,更多的介绍,写作的过程考虑,希望通过综述给出什么样的结论。
梁晴老师:第10页,中国先秦思想,以“和”为本,后面又写成“合”,到底是哪一个?这里的两个“和”是什么意思?要说清楚。
学生:陈恩年;指导老师:孙月;点评老师:梁晴
论文标题:《马切鲁斯教皇弥撒曲初探》
内容摘要:《马切洛斯教皇弥撒曲》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于年创作的无伴奏合唱,采用六声部无伴奏合唱的形式写成,对位纯净清晰,语言纯洁明净。《马切洛斯教皇弥撒曲》作为帕莱斯特里那对于特伦托会议召开后教会音乐改革要求的回应成为了帕莱斯特里那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著名的作品。本文初从对帕莱斯特里那其人的简介切入,浅析《马切洛斯教皇弥撒》与反宗教改革之音乐发展的联系,并以结构、旋律,节奏及词曲关系、调性与和声三个部分进行浅要分析。
梁晴老师:这篇文章你自己看看标题,觉得有什么问题吗?没有写明作曲家。你的题目上看来就是一篇小论文。你要对你自己说的负责,而文献综述风险较低。第3页,像慈悲经,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翻译,“天主”和“主”是有区别的,可能,或者其他翻译。第二个问题,作品简析中段落结构,音乐上的不够多,更多的是内容。第4页,节奏第6还是7行,“音乐节奏并不被重视”你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不重视?如果你说的你要负责,不是你说的又是谁说的。你除了读这几篇文章,还要参照通史,一些很经典的。一些节奏并不是你看的那样,织体上的。“大跳、级进…..丰满效果”这些我都要追究。这种丰满效果,怎么产生的。这些就是你这个课题涉及的研究深度。
韩锺恩老师:音乐学写作和你们以前写东西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你写的每句话都要对它负责任。你涉及到西方音乐史的重要课题,每句话都要有根有据,特别是涉及到作品。光凭感觉的话是没有根据的。你听过这个作品吗?听了多少遍?
陈:对着谱子听过10遍以内。
韩:有的东西光从听觉的话是不行的,必须与作品的一些地方吻合起来。
陈鸿铎老师:调性和声部分,用“大小调式”功能和声标注,你是借用别人的还是你写的?但是当时还没有这个理念。
学生:吴玥;指导老师:孙月;点评老师:邹彦
论文标题:《德彪西意象集第二册中文研究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德彪西的意象集第二册是其创作中期的代表作品,是学者们公认的印象派风格的代表性作品。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关于德彪西意象集之第二册的相关研究,学习并整合研究者们对德彪西意象第二册音乐的分析及评价。
邹彦老师:五分钟的话有四十多个“然后”,为什么不写“结论”而写“结语”,结语是什么目的。首先看几个错字,“沈旋”的名字写错。你在有些地方,在韩老师和梁老师的点评中的问题,你也出现了。有些问题应该搞清楚,有些文献值不值得你做综述。文献的质量如何,每一篇作者的背景。有两个人,作者的身份混在一块做综述是不是合适,文献的可信度。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这样的文献直接扔进垃圾堆里好了。“大小调不写清楚”这样的文献就不要了。写的综述要带一点批评意识去看,知网也有很多东西不靠谱。不是所有的文献都需要做综述,不是所有文献都有意义。需要甄别,一些演奏实践的问题,
梁晴老师:结语里面“笔者…”是在文献原文还是转引?
邹彦老师:引用的所有的话都没有注释。
韩锺恩老师:邹老师提到的大量文献怎么做甄别的问题,但作为一年级的同学,还需要在甄别后,还存在一个要做评价的问题。我赞成邹老师看法,但是我跟邹老师的意见有点不同,就是可以先收集进来,再做出评价。
学生:张欣;指导老师:金毅妮;点评老师:甘芳萌
论文标题:《J·S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国内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精选出~年国内关于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核心期刊文章和硕士论文共16篇,并将其分为四类研究方向——作品分析、美学导向、演奏分析、律制探究,逐一进行了综述,从宏观和微观呈现自21世纪以来国内对《平均律钢琴曲集》对研究趋势。
甘芳萌老师:字看的很清楚,但是正文字体还应该是五号。最好应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