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做科研的小伙伴们对于如何从数据库正确导入参考文献了如指掌,但是参考文献本身的格式未必很清晰,所以手动修改的时候可能会有些许遗漏,而给编辑啊指导老师带来一些麻烦。
本文以中华护理杂志所选取的标准进行解析——
这份标准适用于各行业,但是本文仅从护理常用的参考文献角度进行说明。
直接进入正题,不同文献类型如何书写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专著
著录格式是我们常用的,例如引用的书籍、文编等。
析出文献是指从整个信息资源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格子君所阅读的护理文献中暂时未涉及相关内容。
第二类,连续出版物
连续出版物指的是通常载有年卷期号或年月日顺序号,并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发行的印刷或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护理文献中格子君往往碰到的是期刊类,这类也是大家经常引用的文献类型。
第三部分,专利文献
第四部分,电子资源
参考文献类型就分为四类,格式如上所示,但是还有其他参考事项!!!
首先,语言,我们常常中文文献用汉语,英文文献用英文,那如果用到日文文献呢?这部规范里明确指出应首选参考文献源氏语言,其次必要时可选择双语著录。例如刚刚的问题,首选日语录入日文文献,其次采用中日文文献的形式。
接着,人名。一般中文名字都可全文录入,英文名或者其他语言很长的名字呢?规范明确指出姓氏用英文大写字母全体录入,名为缩写的首字母。如果这样无法识别人名,那就使用全名。
然后,责任者,也就是作者。一般我们都知道参考文献纳入的作者名字不能超过3人。如果作者名不相,则应用佚名代入;如果作者是团体,应由上至下分级录入,并以“·”分隔。
另外,这些文献怎么知道写J还是M还是C呢?
最后,奉上作者们的分类示例:
小彩蛋:原文链接有全文,提取码:gzj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