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程年第12期选题策划

《为幸福感而设计》专题主编东华大学吴翔教授

吴翔,现任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东华大学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研究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集成产品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现代设计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包装工程》期刊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是产品系统设计与公共设计。长期在高校从事相关教学和设计理论研究,同时组织设计团队和设计机构,参与政府、社会和企业的项目设计与课题研究。先后组织了包括各类交通工具、IT、医疗保健、生活、家电以及建筑、环境设施等几十个项目的设计或开发。曾经主持了“上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专题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设计形态学研究》子项目“基于设计形态学与美学/信息学的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研究”。

代表著作有《产品系统设计》、《边缘与突破》、《设计形态学》,在国内核心、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主要获奖有“上海市育才奖”,“年度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等。

选题策划《为幸福感而设计》序言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主观感知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前者属于客观幸福感(ObjectiveWell-Being),后者属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两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客观幸福感是对外在生活条件的客观事实体验;主观幸福感是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为幸福感而设计》专题旨在讨论如何通过设计提升用户的主观幸福感。“幸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于个体而言,代表着一个人的整体生活质量。年,联合国大会提出将“幸福”这一概念纳入国家人类发展指数的考核范围,即国民幸福指数。年,习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报告时提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幸福是评价人们对自身生活状况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幸福感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热点,在设计学中同样应该被重视。年,世界设计组织(WDO)在对工业设计的界定中提到“工业设计是一个策略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创新性产品、系统、服务与体验来驱动设计创新、实现商业成功、提升生活品质。”随着设计学科发展,其目的已不局限于设计一个产品、系统或服务,而是通过广义层面的设计带来愉悦的、有意义、有道德的积极体验以提升用户的幸福感。为幸福感而设计是一个新的设计研究思路,它不但可促进人们对幸福感的理解,还可以提升设计价值。

本期专题拟以提升用户主观幸福感为目标,通过设计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多途径构建科学的设计方法工具,进行相关的设计案例实践,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cksl/1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