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王金丹毕业论文
指导老师:王景芝教授
摘要:本研究采用俞国良等人编制的《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对河北地区名幼儿教师进行测试,探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河北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属于健康状态,但存在发展性问题和适应性问题。各年龄阶段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活、工作和自我三个方面;不同教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工作和自我两个方面;不同学历的幼儿教师在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上差异并不显著,但在生活和社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职称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活、自我和社会三个方面。本研究还对幼儿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个人、单位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教师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接触的是生理心理都极为稚嫩的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在幼儿心理上烙下深刻的痕迹。孩子是国家明天的希望,而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人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其幸福生活的保障条件。刘瑛()的研究显示,儿童行为问题总分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总症状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儿童行为问题越少,反之亦然,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干扰的。健康的心理是其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更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