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论文代发这一话题再上热搜。北京一家建筑公司的张先生为了评职称,花元在网上委托一家“杂志社”在《建筑实践》上发表了自己的论文。后来,张先生用收到的样刊去申请职称,结果被一眼识破为假论文,并因此受到单位处分。
张先生报警后才知道,这背后隐藏着一个犯罪团伙,专门诈骗有论文发表需求的人。他收到的杂志仿冒了正版期刊的封面和刊号,实际上论文并未发表。
此类有论文发表需求的人,也即是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人。事实上,近两年官方对这类行为的惩罚与曝光力度并未减弱。但过去多年将职称评审与论文挂钩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此类学术不端行为至今仍很猖獗。
官方通报屡现“论文代写代投”不端行为
这起被曝光的代发论文黑色产业链,揭露了作为论文造假“供给方”的犯罪团伙真面目。据警方调查,该团伙成员分工明确,他们充分利用了被害人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代写、代发论文的心理,疯狂作案上万起。
买卖的另一端是有着大量“各类需求”的人。尽管这类学术不端行为已被大量揭露并严厉处罚,但每年还是有不少人铤而走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卫健委、科技部等官方公开通报的案件中,就大量存在着论文购买、代写、代投等不端行为。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