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参考文献著者姓名著录显性失误例析

参考文献是论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著者姓名的失误著录不但会给读者阅读论文、查阅文献带来困难,还会对其他出版物产生误导,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混乱。其中,外国作者姓名著录失误尤为突出,其失误率占总失误率的27.2%~45.4%。笔者在编辑实践和文献调研中总结了显性著录失误现象,并归类剖析,以期对作者和编辑有所助益。

著者数量不足型

例1:

LeeChoist,JinKyuKim,etal...[J]JMIRMedInform,,4(3):26.(见《山东大学学报》第4期93页[16])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的8.1.2规定:责任者超过3个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或与之相应的词。而此条文献仅著录了两名著者后即添加了“,etal(以及其他人、等人)”,显然缺失了1名著者,而且未按姓前名后的格式著录。经核查,其规范的著录应为“ChoistL,KimJK,KimSJ,etal.”,对于这种缺少著者数量并且不规范的著录,编辑应予以纠正。

例2:

①YounossiZM,…[J]ClinGastroenterolHepatol,,2(3):-.

②GramlichT,…[J]HumanPathol,,35(2):-.

③AnguloP,…[J]Hepatology,9,30(6):-.

以上文献出自《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40页,共有9条英文文献,而且都只著录了1名著者。文献著录看似正确,但9条文献都只有1名著者的现象甚为少见。一般来说,科技期刊中独著论文较少,科技论文的合著率一般在80%-90%。因此,编辑在遇见独著文献时应考虑是否遗漏了合著者,逐一核查。经用PubMed(医学论文数据库)核验,这9条文献均遗漏了2-3位著者和“,etal”。

虽然《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规定参考文献只著录前3名著者,但也有个别作者著录4名著者的情况,如《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年第11期89页[27]即是。另外,也有期刊执行温哥华格式而著录前6名著者的情况,《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的部分文献引用即是例证。

姓名混淆型

例3:

Ting-HuiJiang,Xian-JunSun,YueChen,etal[J]WorldJGastroenterol,,21(8):-.(见《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第5期页[10])

外文文献的著者具有姓名缩写的著录形式特点,但此条文献却没有,可视为显性差错;再细析,3名著者均为国人,其姓与名也显然背离了姓前名后的著录规则,正确的著录应是“JiangTH,SunXJ,ChenY,etal.”。

例4:

YangPing,SkibaNikolaiP,TewkeshuryCraceM,etal,…[J]InvestTigativeOphthalmolAmp,,58(了):-.(见《遵义医科大学学报》年第3期页[39])

此条文献同例3一样,也没有明显的姓名著录形式,只在第2第3著者位上有1个名字的首字母缩写,前面的姓氏均为全拼,且为两个姓氏,较为少见,存在显性差错。经用PubMed核查后,3名著者的姓氏也确实著录在前,但名字却未著录成完整的首字母缩写形式,正确的著录应为“YangPing,SkibaNikolaiP,TewkeshuryCraceM.”。因此,例3的差错为名前姓后未缩写式,例4的差错为姓前名后未缩写式。

在外文参考文章中,姓、名混淆的例证较多,原因是作者不了解论文署名规范,也可能源于文献引用者甄别著者姓与名的失误。另外,外国人姓名中尚有双姓和双名的情况,更易产生姓名混淆的著录失误。

姓名分割型

例5:

McDonough,YanJ,Clements,MarkA,Delurgio,StephenA,etal,…[J]PediatricDiabetes,.18(4):-.(见《护理实践与研究》年第7期68页[15])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的7.2条规定:逗号要用于同一著作方式的责任者前。据此分析,此条文献中使用了6个逗号,著录了6名著者,其中的第1、第3、第5名著者仅著录了全拼姓氏,这种著录形式不符合既有姓又有名的规范,应被视为差错;共有6名著者也不符合只著录前3名著者的规范要求,有著者数量的失误。

经用PubMed核验原始文献,前3名著者的署名应为“RyanJMcDonough,MarkAClements,StephenADelurgio”,由于引用文献的作者在甄别外国著者姓与名、姓与名的缩写规则方面的失误,以及逗号使用规则失误,造成对此条文献著者姓与名割裂的著录形式,其正确著录应为“McDonoughRJ,ClementsMA,DelurgioSA,etal.”。这就要求编辑细心审读,具备质疑精神,发现差错并予以及时核实纠正。

姓与名均为首字母型

例6:

SS,MM,MM,etal,…[J]JNeurosciNurs,6,28(1):28-35。

例7:

PP,JJ,JJ,etal…[J]NeurolNeurosuryPhychiatry,,51(5):.

以上两条文献出自《泰山医学院学报》年第11期页的[16]和[17],显然是没有全拼姓氏的著者著录形式,只有两个相同字母的缩写。经用PubMed查证原始文献,得知例6只有一名著者,其署名为“MSegatore”,例7也只有一名著者,其署名为“JMPearce”,因此,两文献著者的正确著录应分别为“SegatoreM”和“PearceJM”。对于这种只有单个字母的姓名著录,编辑应尤其注意。

对于只有缩写字母的姓名著录现象,在PubMed中也有些例证,如JBiomedPhysEng一刊中,在PubMed年收录的85条文献中,就有40条系这种形式的著者著录,BalkanJMedGenet年第2期中被PubMed收录的15条文献也全是这种形式的著者著录,究其原因是作者署名遵循姓前名后的形式,而标引时又按姓前名后的规则,从而出现特殊的著者著录现象。

混淆辈分和学位标识型

例8:

JrNF,ZhongyuLi,CamphellD,etal…[J]JWristSurg,,2(1):87-92.(见《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第4期页[4])

依据笔者实践经验,第1著者的姓“Jr”并非是真实的,而系标示著者的辈分之词,经用PubMed查证源文献,其署名为“FieskyANunezJr,ZhongyuLi,DouglasCampbell,etal.”。引用此文献的作者知道外国作者名前姓后的署名规则,也知道参考文献表中著者姓名著录的姓前名后的规则,第2、第3著者著录是正确的,而第1著者却因不知道“Jr”系一辈分标识而错视为姓,因此造成差错。

事实上,英美家族中有父、子、孙共用同一个姓和名的情况,为了区分,在其名后用罗马数字Ⅰ、Ⅱ、Ⅲ区别父、子、孙,而用Jr[即Junior(小)的缩写]表明父子同名中的子辈,例8的情况不易被识别,编辑需注意。

例9:

NishaNathan,MD,ShannonD.Sullivanetal…[J]EndocrinolMetabolClinNorthAm,,43(2):-.(见《泰山医学院学报》年第4期页[7])

分析此条文献著者的著录,以逗号用于分割不同著者姓名的符号为据,此条文献有两个逗号,因又有“etal”,应为3名著者,因此“etal”前缺失一个逗号。但其中第1著者为不规范著录(缺少名的缩写),第2著者也缺全拼的姓,第3著者疑似署名的原形,3名著者的著录均有失范之处。通过PubMed查证源文献,其著者的署名分别为“Ni-shaNathanMD,ShannonD.SullivanMD,PhD.”。

由此看来,此文献只有两名著者,其名后均有学位标识字符,MD(医学博士)或PhD(哲学博士),国外期刊在著录署名后通常会标识论文著者的学位(缩写)信息。一般来说,学位标识不应出现在著者姓名的著录中,而此条文献的引用者或将MD作为名来著录,而且两名著者的姓名未按姓前名后格式著录,其正确的著录应为“NathanN,SullivanSD”。

正误参半型

例10:

LIAD,REYESA,MELOCAMPOS,etal…[J]JCellSci,,(12):jcs.(见《吉林大学学报》年第4期页[12])

分析此文献第1和第2著者均为姓前名后的规范著录,而第3著者明显缺少名的首字母缩写,著录不规范。经用PubMed查证此文献原文的前3名著者署名为“DeboraLia,AurelioReyes,JullianeTamaraAraujodeMeloCampos”,引用此文献的作者将该文献的第1、第2著者姓名作了正确的著录,而第3著者的姓名较为复杂,著录出现姓的前缀、姓与名的甄别出现差错,缺失了姓的前缀及名的缩写,其正确的著录应为“deMeloCamposJTA.”。

结语

国外著者姓名的构成由于国别、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而较为复杂,这给编辑甄别国外著者的姓和名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对其姓名的著录容易出错。一般说来,隐性差错较多且不易被发现,但对于显性差错,编辑只要足够细心还是能够发现的,诸如前述之实例等。

发现姓名著录显性差错情况的主要依据是看其著录是否遵循姓前名后这一特定形式,凡是没有按这种著录形式特征出现的姓名著录,则可怀疑其正确性。此外,也可用逗号来分割不同著者的符号,作为判断著者著录正误及数量的辅助手段。

编辑只有真正把参考文献看作论著的重要组成部分,沉下心来,认真审读参考文献的一字一符,依据《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核查参考文献,善于使用PubMed等数据库为辅助工具,累积编校经验,才能进一步参透参考文献中外国著者姓名的著录规范与要求。

参考资料

向上滑动阅览

[1]李新根,学术论文参考文献不实著录及对策[J].出版广角,(8):.

[2]朱兰双,敬铃凌.浅析英文参考文献处理中的一些问题[J].科技与出版,(4):.

[3]岳瑞,邓颖,郑爱莲,等.药学类论文英文摘要中常见错误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

[4]黄政,郝希春,汪峰,编辑应重视对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审核[J].编辑学报,(4):.

[5]GB/T.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6]黄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隐性错误例析及编校策略[J].编辑学报,(4):.

[7]刘鑫,唐银辉,“著者一出版年制”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化问题探究:基于语言类核心期刊的实证分析[J].出版广角,(4):.

[8]泰昕,时硕坤,刘仁涌,外国人名在科技期刊中的识别与规范表达[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

[9]陈爱萍,余溢文,赵惠祥,等,提高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著录准确性的途径[J].编辑学报,(5):-.

来源丨原文发表《出版广角》年第13期,经授权略有改动。

作者单位丨郑州大学出版社

排版丨张瑶

审校丨杨莉齐琳

运营丨韦彤

终审丨赵玉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gjbz/19108.html